•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賣「古著」的店,真的都是死人穿過的?

    前兩天,

    各大新聞網站紛紛報出一條新聞,標題叫:

    「深圳截獲549噸洋垃圾衣服, 來自太平間含致命病毒」

    大致是說:深圳邊防截獲了史上最大宗走私舊衣服,如果流入國內市場,危害非常巨大 ▼

    走私舊服裝對國民的健康威脅眾所周知,在我國也一直是嚴打的重罪。但看這條新聞的時候,卻有一點讓我非常在意:

    無論哪一家網站,從頭至尾沒有提及這些衣服是真的「來自太平間」。只有標題上,被生怕不引起社會恐慌的編輯們做了一點小改動 ▼

    紅圈是被鳳凰新聞改過的原標題

    甚至有一些網站,在選用這同一條新聞的時候,撰寫了更加驚悚叫絕的題目 ▼

    我倒并非替「洋垃圾」辯解,只是不太喜歡惡意導向的標題。

    也許大家真正應該關心,是這些「洋垃圾」究竟是誰在買,到底是誰在穿。

    ● ● ●

    早在 20 多年前,就有許多海外流入的舊服裝,打著「外貿原單」的旗號,進入了我國大中小城市的批發市場。從廣州的白馬和天馬,到北京的秀水街、動物園,上海的襄陽路、七浦路,一直再到各個城市鄉鎮的「本地寶」市場 ▼

    這些「原單」舊貨,一般都聲稱自己 “出口日本”、“出口韓國”,甚至 “出口歐美”。

    實際上,它們中的大部分都是來自 越南、泰國 這些外國人混雜的東南亞國家,以及 廣西、廣東、福建 這些最早與海外接觸地區的垃圾回收工場。

    真正像傳說中「從死人身上扒下來的衣服」,其實多半都是謠言。

    并不是他們做不出從死者身上扒衣服的事。只是死人的衣服根本撐不住這些批發市場的巨大銷量,成本也要比垃圾工場貴得多 ▼

    僅在廣東碣石,從越南垃圾場走私來的「原單」服裝,每年就要向國內售出上億件。

    最早買這些原單衣服的,其實就是 80-90 年代 在廣東、福建做生意和打工的當地人。為了趕時髦又買不起正牌貨,才在香港的新界和深圳的羅湖淘一些當地市場的舊衣服。

    有一些職業“水客” 看中了這個機會,借著香港是自由港,開始從東南亞各個地方淘入洋垃圾銷往內地。 香港從某種角度來說,自己也成了洋垃圾的受害者。

    愛買便宜貨的需求,帶動了整個洋垃圾產業鏈 ▼

    2002 年到 2014 年,每個街區都能看到大媽開起的「外貿原單店」和 頭一批做「淘寶客」的學生妹,帶動了當地的服裝批發市場。服裝批發市場又逐級上走,吸納了各個翻新洋垃圾(和國內垃圾)的清洗工場,養活了分布在沿海各地的垃圾水客。

    從幾塊錢論公斤賣的服裝垃圾中心,到8塊錢樣衣出貨的翻新工場,再到20塊、30塊拿貨的批發市場,最后走進100塊、200塊出量的淘寶商鋪。

    都說黑心商人吸血,卻從未看到一個淘寶買家放棄挖掘「便宜原單」的打算。

    稍加觀察大部分買家的購買習慣:從搜索關鍵詞「原單」、「尾單」或者「古著」,然后立刻按價格排序,在便宜貨堆里挑出一兩件自己喜歡的款式。

    這種操作要想不買到假貨其實也相當困難 ▼

    相對淘寶原單店更可怕的,是三四線城市,甚至大城市城鄉結合部也能見到的 街頭攤鋪。遠比進口洋垃圾更骯臟來源更詭異的廉價產品,都在這里銷售。

    像我自己住過的上海嘉定江橋,城建拓展帶來外來人員混雜。許多農貿市場和工地的周邊,都擺著各式各樣的服裝小攤。附近務工的青年和本地居住的阿姨阿伯,都會時常光顧。

    這些服裝產品的源頭,往往就是城市周邊的舊衣回收中心,甚至是捐獻給災區和貧苦地區的“愛心奉獻”▼

    原本想借著 “ 捐獻 ” 名義清理掉的自家舊衣,不知為何又穿到自己家人的身上。我爸媽這一代人總是 貪著小便宜吃著大虧。

    上海的郊區尚且如此,周邊更混雜的昆山、太倉就可想而知。更不用說其他城市了。

    相比而言在國外,尤其是美國和日本。二手服裝的流通,有著非常嚴格的管理。像日本東京、大阪這樣的大城市,往往都有成片的古著店。從高端中古店到平民古著超市,幾乎應有盡有 ▼

    這些商店往往有對接專門的機構,去負責回收、清潔,甚至重新修復收來的服裝;又有其他相關監督部門,去管理這些銷售產品的衛生和安全。

    而這一切的根本,是一個足夠有誠信和基本公民意識的社會來支撐。

    賣這些衣服的人,是因為愛惜它們,不想浪費在家里空置;買這些衣服的人,是出自內心的喜歡。或是穿著,或是收藏,而不僅僅買幾件便宜的玩意。

    古著服裝的流通,帶動了這些國家服裝文化的發展。

    我有個杭州的朋友@朱海龜,他和朋友就從日本和美國專門淘回幾十年前,甚至上百年前的牛仔服裝,只是為了自己去做收藏和研究 ▼

    為我們屌私型格拍視頻的導演@任東方,也是一個喜歡收藏古著的愛好者 ▼

    這都是發自內心的喜愛。

    在我們國家,從沒有在法律上禁止過二手服裝的銷售。可見國家也并不希望因為市場的混亂,就打斷掉社會資源的流通。

    倒是想起到每次我們產品上新的時候,有不少朋友留言都愛說:

    「你這些搭配我在淘寶 200 都可以搞定!」

    「你這種鞋在莆田最多 100,不能更多!」

    「你這副眼鏡在我們丹陽,150 可以配三副!」

    我只能回一個:?。

    很多事情你知道,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

    身為一個自己賣服裝產品的人,我還是建議大家,盡量避免在類似淘寶這樣的渠道上購買「古著」商品。除非你和老板非常熟悉,否則買到洋垃圾的概率極高。

    • 發表于 2016-08-29 00:00
    • 閱讀 ( 1408 )
    • 分類:其他類型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相關問題

    0 條評論

    請先 登錄 后評論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湯依妹兒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華志健 23 文章

    聯系我們:uytrv@hotmail.com 問答工具
  •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久久久久精品国产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