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汽車論壇,甚或全世界的汽車論壇,都少不了對于車禍的評價,自然也要上圖、分析、討論,這樣的形式是一種非常好的學習方法,車主們可以通過車禍來尋找愛車的不足,了解各車型的缺點。

事實上,有圖也未必有真相,尤其是對圖片進行片面解讀,甚至得出普遍性結論的言論。僅靠羅列某一類型的車禍照片,能否說明這款車不安全?拋開各種偏見及門戶之爭,那究竟車禍照片能說明什么?帶著這些疑問,今天疆哥來跟大家聊聊一些國內汽車文化的重要一個內容:車禍照片。

1.車禍照片背后隱藏了什么信息?
準確來說,車禍照片其實應該稱之為交通事故現場照片。只通過少數的現場照片甚至是一兩張局部照片,很難分析清楚交通事故原因,因為從交通事故時間歷程來看,車禍照片只體現了事故發生后的情形。而對于事故發生前的誘因、事故發生時的碰撞形態等重要環節,車禍照片還不能完全體現出來。
所以常說的車禍照片其實能算是交通事故現場照片的一部分,而且往往是不太全面的部分,不足以說明一起交通事故發生的誘因。
也正是由于上述原因,在國外學術界甚至有專家建議以 “碰撞”(Crash/Impact)來描述一起交通事故,而不用 “車禍”(Accident)這樣的詞匯。因為通過深入的交通事故調查,往往能夠從“人、車、路”等方面找到引起一起交通事故的原因。當分析清楚事故原因后,車禍就不再可怕,甚至能夠通過相應的技術手段進行防治。
2.車禍照片能充分說明車輛安全性嗎?


正如上一個問題所闡述的,車禍照片往往存在以偏概全、局部片面的缺點,評價車輛安全性,目前最常用且最有影響力的方法是進行新車碰撞試驗。在道路上發生的車禍,由于本身車況或者事故發生時的操作方式千差萬別,因此車禍照片所展現出來的場景也千差萬別。
首先,我們首先通過兩張照片來看看,網絡上的車禍照片到底能不能充分說明車輛安全性?
從這兩張圖片我們很容易看出,同樣是悍馬SUV,但是在不同的場景下其損壞情況出現了比較大的差異。當悍馬SUV追尾家用轎車時,其表現出較強的攻擊性,車身變形較小,此時被追尾的轎車出現了較大的車身變形情況。按照一般慣例,有人可能會因此得出悍馬SUV更安全的結論。然而事實果真如此嗎?當悍馬SUV追尾校車時,其表現卻讓人感到吃驚。從圖中可以看到,校車尾部變形量較小,而悍馬SUV整個車頭部分幾乎達到了100%潰縮變形。
因此,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任何孤立地簡單羅列某一系列車型在車禍中的照片,試圖說明該車型安全或者不安全的做法,都是片面且不客觀的。因為就算是同樣的車型,遭遇不同的碰撞對方,或者碰撞速度不一樣時,其安全性表現是不同的。
為了進一步說明這種情況,我們再來看看撞速度對于車輛變形量的影響。
按照Latin-NCAP新車評價規程進行車速為64km/h的正面偏置碰撞時,這款福特福克斯的表現尚可。但是如果稍微更改一下碰撞場景,將偏置碰撞變成100%正面剛性墻碰撞,而且把車速從64km/h提高到190km/h呢?下面這三張圖如實記錄了整個碰撞過程。



從碰撞后的結果可以看出,當車速在190km/h時,這輛福特福克斯已經成為了一堆廢鐵。
現在我們回過頭來分析平常所見到的車禍照片,在沒有說明碰撞場景,尤其是車輛速度的情況下,簡單地得出某某車甚至以偏概全得出某一系車型不安全的結論,你還會覺得是客觀全面的嗎?
3.車禍照片可以說明什么?
作為事故現場照片的一部分,疆哥認為車禍照片最大的作用是警示意義。經過專業的事故調查機構統計,目前影響和制約道路交通安全的最關鍵因素是人的因素,所有的事故原因中,人的因素甚至超過了95%。

發車禍圖片的本質應該是就事論事,通過圖片和事件報道來分析出事故發生的真正原因,以儆后效,避免車主再發生類似事故,造成不必要的損失。任何以點帶面,以偏概全,甚至是盲人摸象似的說法背后其實都隱含著一些偏見甚至是企圖。隨著汽車文明的普及,信息的傳遞也越來越趨向于公開化透明化。希望大家在今后評價某一款車型或者車系的安全性時,能夠盡量規避簡單的照片羅列帶來的混淆視聽,因為無論是德系還是日系,除了帶來視覺沖擊和安全警示外,那些車禍照片真的不能說明什么。
因此,當我們再看到網絡上羅列的車禍照片時,首先應該想一想的時,駕駛人在開車時有沒有接打手機、有沒有分心走神、有沒有疲勞駕駛、有沒有醉酒駕駛。也許,這才是車禍照片應該起到的宣傳作用。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