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真有“心碎”這種病?

    心碎綜合征

    當我們遇到悲傷至極的事兒都會自然地說一句:“我心都碎了”。一直以為這只是一種情感的表達,但前陣子看到個報道說一位70 多歲的李婆婆由于和子女吵架突然胸痛暈倒,搶救時還一度休克,沒了呼吸和心跳!醫生立即對她做了心肺復蘇,這才恢復了生命體征。從臨床癥狀來看,李婆婆首先被懷疑得了冠心病,心肌梗死可能性大,但李婆婆的冠狀動脈和左心室的造影結果有些出人意料,她的冠狀動脈并沒有狹窄,但心尖的形態與眾不同,左心室的形態類似于章魚罐,因此最終確定李婆婆患上的是一種特殊的心臟疾病———“心碎綜合征”。

    這里說的“心碎”并不是指心臟真的碎裂了,而是由情緒突變或受到刺激而引起的胸痛、氣緊等癥狀,這種痛的感覺像心碎。當人遇到重大情緒刺激時,交感神經會大量分泌兒茶酚胺、心肌腎上腺素等,導致心臟心室收縮無力,心臟的跳動能力減弱,造成類似心臟病發作的癥狀。

    心碎綜合征是一種少見的心臟病,多為文獻個案報道, 最早在1990 年由日本學者takotsubo 發現,并被命名為takotsubo 心肌病,即應激性心肌病,此病多見于絕經期婦女。

    心碎綜合征往往會在人情緒波動大時突然發病。科學家們發現,在心碎綜合征患者的血液中,有一種叫做兒茶酚胺的激素的水平非常高,較典型心臟病發作者高2-3 倍,較健康人高7-34 倍。這些病人發病前均有明顯的情緒波動,如親人去世、吵架、車禍等精神創傷,在這些精神壓力下,患者體內腎上腺素通過腎上腺素和其他應激激素分泌在短時間內的激增,這些激素抑制了心臟的心肌收縮功能,使一部分心肌進入“冬眠”狀態,也就是說,盡管這些心肌的心肌細胞是存活的,但發生了心肌頓抑,心臟泵血功能降低,導致心臟功能降低,而這些“冬眠”的心肌細胞,大多可在2-4 周后蘇醒過來,重新恢復生機,恢復正常的心臟收縮功能。

    別把它當心梗治

    心碎綜合征和一般的冠心病或心肌梗死的區別是什么?

    由于該病癥狀和心肌梗塞、冠心病相似,很容易被誤診。它們之間的區別是,心臟病發作時出現心肌細胞真正死亡或梗塞的情況,一般會給病人留下永久的傷害,其病情不易好轉;而“心碎綜合征”病人的心臟不會受到永久傷害,通常在接受住院治療,并經過臥床休息后,病情可以好轉。

    由于應激性心肌病和冠心病發作的治療與預后大相徑庭,因此二者的鑒別診斷尤為重要。除明顯的精神創傷病史外,急性心肌梗死的心肌酶往往會高出正常數10 倍,而心碎綜合征則只會高于上限少許。超聲心動圖檢查可發現心碎綜合征患者的特異性,即心室失去正常的收縮功能。而一般心臟病發作者只會因血管阻塞,導致相應供血區域的心臟收縮功能障礙。

    情緒與心臟關系密切

    情緒對心臟的影響真的很大。之前說的情緒波動大突然出現“心碎綜合征”、還有焦慮也會引起心臟損傷。現在人們或多或少都有過焦慮情緒,只是輕重程度有所不同,很嚴重的患者會出現很多軀體癥狀,比如心臟病。而軀體疾病還常常會引發精神障礙,調查顯示,冠心病患者伴發情緒障礙的比例高達30%,進行過冠心病介入手術后出現焦慮情緒的患者并不少見。相比其他病人,支架手術后的患者如果有焦慮情緒,所擔的風險更大,這是因為焦慮情緒會改變血液粘稠度,更易引發血栓。

    抑郁癥會引發心血管病

    臨床與流行病學調查發現:抑郁癥與心血管疾病之間存在千絲萬縷的聯系。由于抑郁癥病人長時間情緒低落,體力活動及運動往往減少,反而希望通過吸煙、酗酒來“一醉解千愁”,緩解不良情緒,這些因素都是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肥胖的重要危險因素。與正常人群相比,抑郁癥患者中冠心病的發病率與病死率均顯著升高,其心臟性死亡率是無抑郁癥的3-4 倍,抑郁癥不但可使急性心肌梗塞的病死率增高2-3 倍,且伴有抑郁癥的冠心病病人發生再次心肌梗塞及死亡的可能性也顯著升高,對于冠狀動脈搭橋術后的病人,抑郁癥也使搭橋術后一年內發生心血管事件的危險性增加了2-3 倍。丹麥研究者通過正規的抗抑郁癥藥物治療證實:抗抑郁治療可以改善冠心病合并抑郁癥的預后,這也從另一方面證實抑郁癥與冠心病的密切關系。

    調節情緒救心臟

    情緒中的聲調、表情、動作的變化,淚液的分泌等,可被意志所控制。心臟活動和血管、汗腺的變化,腸、胃、平滑肌的收縮等隨著情緒而變化,卻不受人們主觀意志的控制。生活中,誰都會產生這樣或那樣的不良情緒,善于控制和調節情緒的人,能夠及時消解、克服它,從而最大限度地減輕不良情緒的刺激和傷害。

    之前有人說過,我們要學會做情緒的主人,現代醫學研究表明,良好的情緒對身心有巨大的好處,一定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緒,千萬別等到“心碎了”才知道疼!

    原文來自:《家庭醫生》


    注:所有文章均由中國數字科技館合作單位或個人授權發布,轉載請注明出處。

    • 發表于 2016-09-13 00:00
    • 閱讀 ( 772 )
    • 分類:其他類型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相關問題

    0 條評論

    請先 登錄 后評論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湯依妹兒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華志健 23 文章

    推薦文章

    聯系我們:uytrv@hotmail.com 問答工具
  •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久久久久精品国产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