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海龍龍,海龍龍侃經濟,今天我想講的話題是,交易中我們節省的不止是錢,而是交易成本
我們家的旅館呢,有一個小賣部,基本上算是平價店,一般附近的人都愛在我們家買煙酒,特別是飲用水,一般超市出售的價格為1.8一瓶,我們的店買2元,但是多數人還是會在我們這里買,為什么這樣呢?因為這個交易的成功與否,除了考慮價格因素以為,還需要更全面的考慮交易成本,在這個例子里呢,對于顧客來說,去我們的店買只需要下樓花幾步路,而去超市,無論是騎車還是坐車距離都太遠,有時候即使不考慮車費,時間也會浪費很多。

與小賣部相比,大超市賣場的商品種類多,價格也會相應的便宜很多(銷售模式使然),但是往往都不在家門口,而便利店買的都是生活必需品,像速食,水,煙酒糖茶,距離居民區近,甚至有很多是24小時營業,極其方便,因此對于多數的消費者來說,即使多花一點點錢,相比較節省的時間與精力,這都是值得的。因此我們可以認為,就像我們家的店其實在定價的時候,已經把相應的交易成本計算其中。
交易成本又成為交易費用,最早是米國經濟學家羅納德 科斯提出的。在他看來,交易成本就是通過價格機制組織產生的,最明顯的成本就是所有發現的相對價格的成本,市場上發生的每一筆交易的談判和簽約(契約成立)的費用,以及利用價格機制產生的緣由而增加的那部分成本。(哈哈,經濟學概念一如既往地費解吧?)

雖然概念比較難理解,但是其機理每個人其實每天都是能接觸的,簡單的要素無非就是價格差,時間,精力人力付出,深層次的呢,就會涉及到像市場的不確定性導致的價格波動,以及在交易過程中你所使用到的像人脈(欠人情)等問題。

交易成本這個概念的出現,其實是很符合經濟學的研究方向的,經濟學其實就是主要研究資源配置的學科,而交易成本理論其實就表明了交易活動也是存在稀缺性的,市場的不確定讓我們的經濟活動往往會存在風險性,即交易的代價,因此如何優化配置交易活動就產生了(簡單的就是我們平常個人的買買賣賣,復雜的就是涉及到各種契約的復雜交易系統。),這也是經濟學研究資源配置的很重要的一個方面。
那么對于我們這些想要簡單了解下經濟學來提高我們生活質量和經濟水平的人來說,交易成本這個概念該如何利用呢?
首先我們必須要知道:無論是我們看到的一個企業的內部交易,還是我們能接觸到的市場交易,都存在著不同的交易費用,而我們在購買是往往會忽略購買商品的交易費用,前面我已經提到了我們能接觸到的零售中的交易費用,這里就簡單講一個關于超市的采購交易費用,下面這幾段轉載算是一個關于超市的采購模式的介紹。
超市的采購的方式一:購銷方式
又稱“經銷”、或“買斷”方式。即與超市電腦系統中記錄詳細的供應商及商品信息,在結帳時,在雙方認可的購銷合同上規定的帳期(付款天數)到期后最近的一個“付款日”,準時按當初雙方進貨時所認可的商品進價及收貨數量付款給供應商。基本上超市的絕大部分商品均以購銷方式進貨,換言之退貨是不存在的。但超市的相關業務人員也會有因判斷錯誤或由于供應商業務人員的誤導,形勢估計過于樂觀等因素,造成買進的商品庫存過高,或商品滯銷的情況,有誠信與遠見的供應商銷售業務人員,應主動解決超市超市相關業務人員的困擾。如果供應商的業務人員不積極配合,超市不會繼續與之合作。因為通常情況下,供應商會有較多的銷售渠道處理此種滯銷商品。
超市的采購的方式二:代銷方式
有極少部分商品超市會以代銷方式進貨。即超市的電腦系統中記錄詳細的供應商及商品信息,在每月的付款日準時按“當期”的銷售數量及當初雙方進貨時所認可的商品進價付款給供應商。此時賣不完的退貨是交易條件之一。代銷商品的庫存清點差異通常是由供應商來承擔的。
超市的采購的方式三:聯營方式
有少部分商品(如服裝、鞋帽、散裝糖果、炒貨等),超市會以聯營的方式,即超市的電腦系統中記錄詳細的供應商信息,但不記錄商品詳細的進貨信息。在結帳時,超市財務部在每月的付款日(或在雙方認可的購銷合同上規定的付款日)在“當期”商品銷售總金額上扣除當初雙方認可的“提成比例”金額后,準時付款給供應商,此時聯營商品的“換退貨”及“庫存清點”的差異都是由供應商來承擔的。
其實這里大家就能看出來了,為什么說超市賣場的明面上的價格會很低了。這里算是解釋前幾期幾位讀者的疑問。

經濟活動中的交易費用一般被分為了廣義和狹義兩種,廣義即為了打成交易所花費的無形和有形的成本(比如說,你網購時搜索所花費的時間和精力),狹義即交易的費用像搜索費用,談判費用及履約費用(多為商業內部交易涉及)。

細分交易成本的話,就是下面這幾項:
a.商品信息和交易對象的信息搜集,特別是在當下繁雜的商品種類中搜索到最適合自己需求的產品,而付出的時間和精力,即搜尋成本
b.取得的交易對象的信息和與對方交換交易信息的成本,即信息成本(像網購時和賣家不涉及討價還價的交流使用的時間和精力)
c.其次就是像議價成本,即對契約,價格,質量數量等討價還價的成本,這里也包括針對交易產品優劣點的妥協的成本。(像我們網購時對于像運損等的協商)
d.最后就是決策成本,即我們的交易確定進行和簽訂契約的內部成本。(這塊其實就是現在我們在網購時通過網購平臺約定俗成的交易方式的認可)
e.另外,即使是交易發生以后,違約或者是交易失敗也存在成本(就像前幾天我給我老媽買了件衣服,結果到了和賣家給出的信息極其不符合,賣家違約,退款退貨的成本),這部分在現行的網絡交易模式下,往往是違約方進行承擔的。
交易成本,是人與人之間進行交易必然會產生的成本,對于每個人來說,其交易成本往往存在差異(信息不對稱,社會地位經濟水平不同等因素導致),因此我們往往會看到菜市場上會有老太太跟小商小販為了幾毛錢斤斤計較討價還價,甚至是排長隊等很長時間去超市買雞蛋啊換東西啊什么的,那是因為對于很多老人來說,業已退休的他們用來討價還價的時間都是閑余時間了,對于他們來說,便宜買到雞蛋,花大事件排隊買到便宜雞蛋就是降低自己的生活成本了,而對于我們年輕人來說,貴就貴幾毛吧,有那討價還價的時間還不如抓緊時間多掙錢。因此希望大家在和老人進行交易的時候,能便宜點就便宜點吧,就當尊老愛老吧,哈哈!即使是有時候跟一些年齡不大卻很墨跡的人交易的時候,能便宜點做成就做成吧!有那時間,你都能多做成幾筆交易啦!?

其實,要總結今天的文章,就一句話:經濟活動甚至生活中要突出優勢,了解降低甚至隱藏自身劣勢。
好了,今天這節就講到這里吧,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我是海龍龍,海龍龍侃經濟歡迎您的關注收藏轉發和收聽,如果大家有什么疑問或者我說錯了什么,歡迎跟我私信交流,另外歡迎有經濟學或者是文字編輯能力的人多和我交流,大家互相促進,謝謝。
微信:MAX_DODO
微信公眾號:zhibizhe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