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是太陽系的中心天體,也是我們光與能量的來源,但是太陽并不是永恒存在的,太陽和其他恒星一樣有一定的壽命. 太陽是一顆黃矮星,大約在45.7億年前由一個坍縮的氫分子云內所形成的,而此時的太陽正處于穩定的青壯年時期,在科學上稱之為主序星階段,這個階段太陽中大部分的氫逐漸燃燒轉換為氦,對于太陽這種質量的恒星來說,主序星階段可維持110億年,但由于太陽放出的光在慢慢收縮,并且在這個收縮的過程中,太陽中心部分的密度就會增加,壓力也會隨之升高,使得氫相比之前會燒的更厲害,溫度也會漸漸升高,太陽的亮度也會逐漸增強。從45億年前太陽進入主序星階段到現在,太陽光的亮度已經增強了30%,預計今后還會繼續增強,并且也會使地球溫度不斷升高。

大概在65億年后,太陽內部的氫元素幾乎會全部燃燒消耗盡,就會結束主序星階段變成紅巨星。基本上恒星大部分的生命是在主星序階段度過的,當氫燃燒盡時,就證明此時的恒星結束了青壯年的時代步入了老年期,變成紅巨星。
所以當太陽成為紅巨星時,氫轉換的氦元素就會聚變成碳元素,太陽的核心就會開始坍縮,溫度會不斷上升,導致太陽的外層膨脹,將一部分外層大氣釋放到太空中去,最終太陽的質量就會下降,減少到之前主序星階段的60%,其密度已變得非常高的中心部分在收縮到一定程度時就會停止,溫度也在升到某個程度時,太陽中心部分的火就會漸漸消失,太陽也隨之逐漸失去了光芒,膨脹的外層部分將會收縮,最終冷卻成低光度、高密度、高溫度的白矮星。最終太陽將會慢慢冷卻、晶化,最終安靜的度過一生。

太陽的奇妙是無法令人揣測的,對于太陽的壽命只是一個科學性的推測,至于太陽是不是會在65億年后消失?沒有人能準確的做出答復,并且太陽的秘密還需要我們不斷的去探究發現。

本作品為“科普中國-科學原理一點通”原創 轉載時務請注明出處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