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天鏈一號:神舟與天宮的太空基站

    據新聞媒體報道,21日晚七點,天宮二號和神舟十一號的組合體進入天鏈一號03衛星的測控弧段,航天員在太空中實時觀看了中央電視臺播出的新聞聯播。這已經不是“天鏈一號”衛星系統第一次展現它所帶來的強大天地通信能力了。三年前,在神舟十號與天宮一號交會對接后,航天員王亞平進行了我國歷史上第一次太空授課,在40分鐘的時間里,飛船圍繞地球轉過了半圈,而視頻信號卻能清晰、連續的傳輸到地面上。觀看太空授課的中小學生還能流暢的和太空中的航天員進行交流。如果只靠地面測控站,而沒有“天鏈一號”,這種場景不會成為現實。


    (直播畫面右上角的“天鏈”標志說明此時視頻信號是通過天鏈一號中繼衛星系統傳輸的)

    手機天線的收發距離并不大,而手機之所以能夠隨時隨地的接入移動網絡,是依靠移動運營商布置的大量移動網絡基站。神舟、天宮等航天器在太空中飛行時,要與地面保持通信,就需要和移動通信基站功能相似的測控站來進行信號傳輸。由于無線電直線傳播的特性和地球曲率的限制,地面測控站所能覆蓋的范圍有限。據測算,如過要實現對神舟、天宮的軌道通信全覆蓋,需要在全球建設一百多個測控站,而這幾乎是不可能的:一方面,我國領土范圍有限,在境外大量設站又要考慮政治因素,難度較大;另一方面,地球表面約70%的面積是海洋,當飛船通過海洋上空時,只能通過大型測控船來進行通信,進一步增加了成本。在天鏈一號投入使用前,盡管我國在境外設立了若干測控站,也在海洋上部署了多艘“遠望”號測量船,但對飛船軌道的通信覆蓋率也只能達到13%。

    (天鏈一號衛星“真容”)

    天鏈一號中繼衛星的出現,讓天地通信的難題迎刃而解。它是宇宙飛船和其他衛星的數據中轉站,運行在地球赤道上空36000千米的地球同步軌道,可以利用居高臨下的優勢,對軌道高度為300多千米的神舟、天宮和其他中低軌道航天器或地面目標進行跟蹤、測控和數據中轉。與地面測控站相比,天鏈一號這樣的中繼衛星最大的優勢在于覆蓋范圍廣。一顆天鏈一號衛星對神舟、天宮軌道的通信覆蓋率就能達到50%,三顆天鏈一號衛星組網形成系統后,可以實現整個軌道的通信全覆蓋。同時,使用中繼衛星后,天地通信的帶寬極大的提高了。地面向飛船的上行通信帶寬由Kbps量級提高到了Mbps量級,下行通信帶寬由Mbps量級提高到了百Mbps量級。在神舟七號任務期間,天鏈一號01星進行初步測試,更高的帶寬讓地面控制人員看到了更清晰的飛船畫面,甚至能看清航天員的胡子。


    中繼衛星好處多多,但研發它也要克服許多技術難題。天鏈一號中繼衛星的天線波束較窄,僅為0.15度~0.3度,這相當于一個人幾乎看清處于它正前方的物體。在這種情況下,衛星必須使用高精度捕獲飛船位置的技術,才能保持衛星與飛船間的通信鏈路。為了獲得比較大的天線電尺寸(天線直徑/信號波長),天鏈衛星使用了頻率在26~40GHz的Ka波段信號。而工作在這個波段的天線,對天線尺寸的精度要求極高。直徑為幾米的天線,即便在太空極端的溫差環境下,其形面誤差也要小于0.4毫米,設計制造這樣的天線是異常艱難的任務。天鏈一號在工作時,天線處于軌跡復雜、速度變化的運動中。天線轉動部分的質量高達150Kg,如何在抵消天線轉動的影響、保持衛星姿態穩定也是一個技術挑戰。

    我國的航天技術人員一一攻破了這些技術難題,成功的在2008年4月25日將天鏈一號01星送入太空。在當年9月的神舟七號任務中,天鏈一號01星進行了通信試驗,成功的完成了對神舟七號載人飛船的精確捕獲、鏈路建立、數據中繼、測控和跟蹤任務。在之后的兩年中,天鏈一號02星和天鏈一號03星成功發射,形成了中低軌航天器100%的軌道覆蓋率的中繼衛星系統。目前,除了美國外,我國是唯一一個擁有全球覆蓋能力的天基信息傳輸系統的國家。歐洲、日本、俄羅斯雖然也發射了中繼衛星,但都沒有形成全球覆蓋能力。一般來說,由三顆同步軌道衛星組成的全球覆蓋通信網,一般會將衛星均勻布置在同步軌道上,經度上的間隔為120度。美國的TDRSS網絡就采用了這種方案。然而,如果天鏈一號采用這種方案,就必須在我國領土之外設立天鏈衛星的控管站。為了消除境外不確定因素的影響, 擁有完全獨立自主的天基信息傳輸系統, 天鏈一號采用了另一種方案:將兩顆天鏈衛星間的經度距離設置為160度左右,分別布置在我國的東西兩側,在國土的東西部各設一控管站, 利用高速光纖將它們和控管中心連成系統。將第三顆星置于東星和西星之間,起到增強能力和部分備份的作用。

    (美國TDRSS網絡的衛星布置)

    (天鏈一號三星組網的衛星位置)

    除了為載人航天屢立新功,天鏈一號還有許多其他的用途。比如,它可以為我國的地面觀測衛星提供數據中繼,當衛星運行在我國國土地面站不可見的軌道弧段時,高清數據也能通過天鏈衛星實時傳回。以前,在發射同步軌道衛星時,火箭的飛行路徑上總存在一段通信盲區,地面控制人員無法得到這個時段火箭的運行信息。天鏈一號的通信中繼使得這樣的盲區不會繼續存在于今后的發射中。根據2008年解密的資料,美國TDRSS網絡除了為NASA的航天活動提供服務外,還為美國國家偵查局的間諜衛星提供數據中繼服務,在國防軍事領域大展身手。而在目前國內公開的資料中,天鏈一號的服務對象還包括“特殊用途的飛機和其他飛行器等非航天用戶”。在航天飛行之外,什么飛行器還要進入太空呢?讀者朋友可以充分發揮想象。

    • 發表于 2016-10-26 00:00
    • 閱讀 ( 1246 )
    • 分類:其他類型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相關問題

    0 條評論

    請先 登錄 后評論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湯依妹兒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華志健 23 文章

    聯系我們:uytrv@hotmail.com 問答工具
  •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久久久久精品国产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