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跟朋友聚會完畢后,你都會驚嘆,“怎么花了這么多錢,也沒吃什么東西啊?”造成這種感嘆的原因就是你掉入了餐廳布下的天羅地網,讓你在點菜的時候感覺都很便宜、都很美味,最終結賬的時候看著癟掉的錢包只能默默嘆息。那么餐廳到底用了什么方法呢?我們一起來揭秘,餐廳促進消費的那些套路!
1.定價絕不用整數

這一點不僅僅在餐廳,在超市也經常能夠看到。9.99元、29.9元、99.9元……其實他們跟整數相差的僅僅是一毛錢,然而這一毛錢卻能夠讓你多消費一倍以上。心理學家解釋,如果用整數的話人在消費的時候就會有一個既定的概念,既貴或者剛好,而少了一毛錢之后人在消費的時候就會形成“貴”或者“便宜”的概念,當你覺得“便宜”的時候,你的消費量就會大幅增加。
2.使用帶有家庭觀念的菜名

“祖母的披薩”、“媽媽的回鍋肉”、“外婆的紅燒肉”,這些極具家庭感的菜名會讓你忍不住想去點單,因為它能夠促進大腦對于味道的回憶,從而產生好感。
3.民族風的菜肴讓點單率增加

美食的地域性是非常強的,比如在四川地區的麻辣火鍋、兩湖地區的剁椒魚頭、藏區的牛羊肉、蘭州的拉面,這些具有明顯“民族風”的菜肴都會給人神秘感,從而讓人的味蕾又不一樣的體驗,因此現在的餐廳越來越主打異域風情,從而增加點單率。
4.視覺沖擊

大部分人點菜都會先看圖片,圖片里的菜肴看起來有食欲就會默默買單,因此不少餐廳都會拍攝精美的圖片,通過器皿和菜肴的擺盤讓消費者更加愿意點單,但實際端上來的菜肴有可能跟圖片相差甚遠。
5.放置一些昂貴的菜肴突現其他菜肴的便宜

價格的高低永遠不是單獨出現的,而是通過對比產生的,所以大部分的餐廳都會在菜單里放置一些價格很高的菜肴,同時在同頁的其他位置放置價格低的其他菜肴。當消費者翻開菜單的時候看到一盤“888元的龍蝦”后再看“98元的白灼蝦”時就會覺得后者真是太便宜了,殊不知商家在后一盤菜獲得的利潤更高。
6.提供兩種分量的選擇

越來越多的餐廳會為同一種菜肴分配兩種不同的分量,對應著的也是不同的價格。比如同一份豆腐,大份的18元,小份的16元,你會覺得相差2元錢而已,不如點大份的更劃算。
7.將利潤最高的菜放到右上角

這是根據人的閱讀模式分析出來的一種營銷方法,大多數的人習慣于先看右上角的東西,然后依次向下,所以將利潤最高的菜肴放置在右上角,可以有效的提高餐廳的盈利能力。
看完之后,你覺得自己默默中了幾槍呢?會不會大呼“都是套路”!沒錯,正是這些套路讓你在餐廳用餐的時候不知不覺就點了不少的菜品,消費額度瞬間上升,所以下次點單的時候一定要注意避開這些問題,才能讓你吃到最美的一餐。(科幻星系 康斯坦丁/文)
本文如需轉載,請聯系微信:khxx-wk
科幻星系官方微信公眾號:kehuanxx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