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征夷大將軍”,但凡了解點日本史的朋友都會知道,這是日本最高武職,獲得它就意味著可以開設“幕府”,行使日本實際最高統治權利了,這么說其實是武士階層崛起之后的情形。

▲德川幕府第五代將軍德川綱吉
而在日本800多年“武家”統治之前,日本卻是一個長期奉行“唐律”的“公家”統治時代(奈良、平安時代)。這個時期,日本天皇還是有實權的。
不過,日本“大和”朝廷國土面積很小,勢力范圍更小,僅僅限于本州島的西南部與中部地區、九州、四國的北部。而本州東北以及更廣闊的北海道則是“蝦夷”的土地。
“大和”朝廷的歷史其實就是一部不斷與北方蝦夷發生戰爭的歷史 ,為了要消滅蝦夷,不得不放任慫恿地方豪族建立武士集團,取代不堪一擊的朝廷軍隊,討伐蝦夷,這樣的背景下,平安時代末期,才使得武士階層崛起,逐步邁向爭權奪位的“武家”統治之路。

▲日本京都一年一度的“時代祭”游行中表現平安時代討伐蝦夷人的官軍,服裝鎧甲都是參考考古資料的,所以是比較真實的反應坂上田村麻呂時代的日本軍隊特色的
當然這是后話,平安時代的對蝦夷的征討,還是需要中國王朝一樣,委任名將擔任“征夷大將軍”,率領“官軍”,遠征本州島東北蝦夷地區。今天講的主人公就是日本平安時代著名軍事家,第一位“征夷大將軍”:坂上田村麻呂。
坂上田村麻呂的先祖是中國三國時期漢獻帝的子孫劉阿知(不像漢人名),魏晉交替時期,帶著七姓數千漢人渡海“歸化”日本,被日本應神天皇善待安置,日本史稱“阿知使主”,其后代衍生出多個姓氏,坂上就是一個,所以田村麻呂就是一個華裔和人。
田村麻呂據說身高五尺八寸(1.45米,退化了啊),而胸就厚達一尺多,活像金剛,力大無窮,所以擔任武將,戰功卓著。

▲比較真實的坂上田村麻呂形象(裝束上),可以看出日本大鎧形成之前的大將鎧甲與后世的大鎧還是差別很大的
后來被桓武天皇任命為“征夷大將軍”,帥兵征討陸奧地區蝦夷。田村不負使命,成功征服蝦夷,俘獲兩個蝦夷大酋長,受到天皇表彰。其豪邁灑脫與偉岸氣度一直成為日本武士的楷模,被譽為日本武士第一人,堪稱日本武神。
可惜田村出生太早,身為“大將軍”卻不能像后世的“大將軍”一樣,建立幕府,開創一個子孫世襲為日本實際最高統治者的幕府時代,這一切也跟他的華裔身份有關系。

▲日本神樂中的田村形象
坂上田村麻呂作為第一代征夷大將軍,雖然沒有能夠建立幕府王朝,但也作為日本武神,被神化,出現在日本各種民俗文化中,這是日本民間喜聞樂見的神樂(相當于中國某些地區鄉村“儺戲”)中的田村形象

▲神樂中的坂上田村麻呂率兵打蝦夷,蝦夷人也同樣被丑化為妖魔鬼怪

▲神樂中的日本官軍

▲大戰蝦夷的舞蹈場面
田村麻呂死后,賜葬于山城國宇治郡的栗棲寺,其墳墓世稱“將軍冢”。據說每當日本國內有大變故時,將軍冢便發出異響。后代歷任將軍每逢出征之前都要到其墳前祭奠一番,并請求其在天之靈保佑取得勝利。



▲清水寺內珍藏 的《清水寺緣起》繪畫作品
坂上田村麻呂生前監督營造過京都著名的清水寺,所以清水寺內珍藏有一副《清水寺緣起》的繪畫作品。表現了坂上田村麻呂率兵征討蝦夷的過程,這是繪畫作品中的日本朝廷軍隊征討蝦夷的畫面,由于繪畫時代是后世,所以人物裝束都不是平安初期的真實模樣,尤其蝦夷人,全然是以妖魔鬼怪的形象出現的。

▲蝦夷人
蝦夷人其實就是今天居住在北海道的日本原始土著阿依努人的祖先,阿依努文化保存了很多原始的文物。這是阿依努保存的古代蝦夷鎧甲形象,竟然還有中國大陸唐朝明光甲的特征,可見蘊含了許多在日本武士鎧甲中早已演化掉的歷史早期痕跡,可作為真實的參考。
也就是說這種款式的鎧甲,不僅是蝦夷常用,而且也是平安初期日本武士同樣使用,只不過后來日本武士鎧甲迅速演化,而落后的阿依努人則忠實的保留下來

▲蝦夷人使用的撅手刀,日本人喜愛的向上彎曲的刀柄習慣是受到蝦夷刀劍的影響
按照日本的神道慣例,大人物參拜寺院神社,都是會奉獻上一些心愛之物作為永久供奉。田村生前也在京都鞍馬寺奉納過自己的佩劍,被鞍馬寺作為永久供奉的圣物保存至今。

▲坂上田村麻呂的佩劍,唐刀模樣,作為祈愿奉納物,供奉在京都鞍馬寺,日本許多古代武士的鎧甲刀劍就是以這種形式保存下來,另一種方式則是家傳

▲與之相同時代的一批“唐刀”(現代模造)可見其原則還是單手刀,只是刀柄可以雙手持有
這是一把典型的“唐刀”形制的直刀,刀長1.02米,柄長12厘米,直刃, 切刃造,刀身兩面都有銘文:分別是"上不得他家是以為誓謹思""坂家寶剣守君是以為名"。鯰尾、鮫柄、銀鐔、平鞘、銀責、石付、黑底(漆)。
刀柄刀鞘都髹以黑漆,刀鞘上還繪有“胡人狩猟図金蒔”(今已殘破)。是除了正倉院之外,日本保存完好的少數古刀之一,由于是日本武神的緣故,故而當之無愧被視作日本“國寶”。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