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HIV抗體檢測為陽性的才會被確診為感染了艾滋病,然而近日有新聞報道北京協和醫院發現世界首例成人HIV 抗體陰性艾滋病,在學術界引起了不小的轟動。目前關于它的成因以及它與抗體陽性艾滋病的區別也還沒有定論,不過廣大群眾最關心的還是艾滋病會不會檢測不出的問題:如果檢測為陰性也可能是艾滋病患者,那豈不是很多人會漏診?

其實,目前我們在臨床上有很多方法可以檢測艾滋病,比如酶聯免疫吸附法、明膠顆粒凝集試驗、免疫熒光檢測法、免疫印跡檢測法、放射免疫沉淀法等方法檢測抗體,還可以使用PCR(聚合酶鏈式反應,用于放大特定的DNA片段)。
但是由于HIV感染早期常無特異性臨床表現,所以這一次情況的發現也為臨床醫生敲了警鐘,對于高度懷疑HIV感染的患者應該進一步檢查以排除這種情況。不過這種情況極為罕見,只有極少數的艾滋病患者會出現抗體陰性的情況,因此大家也不需要驚慌。而且,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科學家們也會找到更精確的檢測方法檢測出抗體陰性艾滋病的。

圖片來源網絡
另外,關于HIV,大家也不用過于恐慌,因為它已經不是那種感染了立馬就會死人的病毒了。為什么這么說呢?往下看!
感染HIV還能活多久?
首先,我們要搞清楚兩個概念:HIV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這是兩個不同的概念。HIV,全稱是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是造成艾滋病的罪魁禍首,這種病毒感染人體后會在人體體內不斷復制,攻擊人體的免疫細胞,造成人體免疫系統的崩潰;AIDS,全稱是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是指患者的免疫系統受到HIV的破壞后,各種疾病相繼出現,促成多種臨床癥狀,稱為綜合征。HIV攜帶者就是指感染了艾滋病病毒,但是自身免疫系統尚未被完全破壞,沒有出現癥狀的那一類患者。
從上個世紀80年代首次發現艾滋病開始,它讓數千萬人喪命,被稱為恐怖的絕癥,人人談之色變,但是,現在隨著30多年來醫學技術的進步,HIV感染或許已經可以被稱為是一種可以通過藥物進行控制的慢性傳染疾病,為什么這樣說呢,我們來看看下面這組數據。

作者供圖
從這張圖表上我們可以看到,未感染HIV病毒的人的平均年齡為79歲。在20歲診斷為HIV攜帶者,同時開始進行正規的抗艾滋病藥物治療,這一類患者的平均年齡可以達到71歲,與未感染者差異并不大。但是如果不接收正規的藥物治療,那么,平均年齡僅僅只有32歲。
1996年,何大一教授發明了艾滋病的雞尾酒療法(聯合使用多種藥物治療艾滋病),取得了很好的療效,通過藥物,將人體內的HIV拷貝數量控制在較低水平,延長了艾滋病患者的生存時間,改善了生活質量。
在我國,隨著經濟水平的提高,艾滋病造成的死亡率也在逐年下降。

作者供圖
從圖表中我們看到,在2002年以前,我國的HIV感染者死亡率高達45.7%,這是令人絕望的一個數字。但是隨著診療水平的提高,我國在2011年就已經將HIV感染的死亡率降低至了9.2%。
另外,早在2007年也有一則令人振奮的消息傳出。2007年,柏林市46歲的布朗(Brown)在接受骨髓移植后,“奇跡般”地治好了艾滋病。布朗是一名HIV攜帶者,同時患上了白血病,在治療白血病的過程中,他接受了放射治療以殺死癌細胞和在骨髓中產生癌細胞的干細胞,隨后接受了來自健康捐贈者的骨髓的移植手術,以產生新的血細胞。此后,醫生發現布朗體內的艾滋病病毒數量下降至檢測不到的水平。他幸運的成為了目前唯一一名被治愈的HIV感染者。但是令人沮喪的是醫生也并不清楚到底是什么手段治好了布朗,而且隨后的實驗也無法復制此次成功。

柏林病人:蒂莫西·雷·布朗,作者供圖
NBA巨星魔術師約翰遜在1991年被診斷出感染了HIV,當時他年僅32歲,此后,他開始積極治療。至今,已經過去了26年,他仍然活的很健康。不過,這兩個成功治療的患者的免疫系統還有待研究。

魔術師約翰遜出席艾滋病公益活動,作者供圖
影響HIV感染者生存期的因素有哪些?
1、感染時間的長短。感染時間越短,體內病毒數量越少,越早開始治療,越能夠有效控制病毒的復制,生存期越長。
2、服藥依從性。因為目前的藥物無法根除人體體內的HIV病毒,只能控制其復制增長,因此必須堅持每天按時足量的服用藥物,如果不堅持治療,病毒還會復制,HIV還會復發。
3、健康的生活作息和良好的心態。按時睡眠,加強鍛煉,保持積極向上的心態,都可以增加人體自身的免疫功能,對于戰勝病魔、延長生存期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所以,總的來說,現在雖然無法徹底治愈艾滋病,但是相關研究結果層出不窮,目前HIV感染可以被視為一種類似于糖尿病、高血壓的慢性可控疾病,但是我們仍然不能忘記它仍然是一種危害極大的傳染性疾病。我們在平時的生活中依然要加強防范意識,避免感染HIV哦。
出品:科普中國
制作:《知識就是力量》微平臺
作者/張遠超,臨床醫生;審稿/張嘯飛,清華長庚醫院
監制: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