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中國的暗物質粒子探測衛星到底有多牛?

    出品:科普中國

    制作:沖出太陽系團隊

    監制: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

    “中國首顆天文衛星——暗物質粒子探測衛星“悟空”(DAMPE)的第一篇科學論文于今日凌晨發布,宣布科研團隊獲得了世界上最精確的高能電子宇宙線能譜。

    在天文學界和物理學界,有一個被科學家稱為世紀之謎的問題待解,這便是暗物質,它們合在一起的引力拉著太陽,使其不至于由于速度過高而飛離銀河系的中心。

    暗物質(圖片來自互聯網)

    但是目前,研究暗物質的衛星卻屈指可數,間接探測暗物質的衛星主要有國際空間站上的阿爾法磁譜儀(AMS)和美國的費米伽馬射線衛星以及我國的“悟空”暗物質粒子探測衛星,它們正努力地探尋暗物質存在的證據。

    總體情況對比

    阿爾法磁譜儀(Alpha- Magnetic Spectrometer,簡稱“AMS”)由諾貝爾獎獲獎者丁肇中先生領導、全球16個國家和地區的56個研究機構合作承擔的國際性大型科研項目,超過1500名科研人員參與該項目的研究工作。

    阿爾法磁譜儀重達6700千克,中國多家單位參加了研制,其中,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和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與法國、意大利的兩個單位合作,研制了阿爾法磁譜儀電磁量能器,能夠測量能量高達TeV的電子和光子,是尋找暗物質的關鍵子探測器。

    原計劃阿爾法磁譜儀由NASA的航天飛機送入太空。但由于航天飛機近年來事故的影響,使得發射時間一再推遲,一直到2011年5月16日,美國“奮進”號航天飛機攜帶著中國參與制造的阿爾法磁譜儀,從佛羅里達州肯尼迪航天中心發射升空,前往國際空間站。

    2011年5月16日,阿爾法磁譜儀發射升空

    阿爾法磁譜儀運轉時間長,經費投入大,從“阿爾法磁譜儀1”到“阿爾法磁譜儀2”,中間相隔了整整13年,而僅僅后者就消耗20億美元。

    費米伽瑪射線太空望遠鏡(Fermi Gamma-ray Space Telescope,原名Gamma-ray Large Area Space Telescope, GLAST,大面積伽瑪射線太空望遠鏡)是在地球低軌道的伽馬射線天文學空間望遠鏡。

    此望遠鏡包括大面積望遠鏡(LAT),它是用來進行大面積巡天以研究天文物理或宇宙論現象,如活躍星系核、脈沖星、其他高能輻射來源和暗物質。另外,該衛星搭載的伽瑪射線爆監視系統(Gamma-ray Burst Monitor, GBM)可用來研究伽瑪射線暴。

    GLAST在格林尼治標準時間2008年6月11日16:05由Delta II 7920-H火箭發射。本任務是由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美國能源部、德國、法國、意大利、日本、瑞典政府機關聯合執行。

    費米太空望遠鏡

    暗物質粒子探測衛星(英文:Dark Matter Particle Explorer,縮寫:DAMPE)是中國科學院空間科學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中首批立項研制的4顆科學實驗衛星之一,是目前世界上觀測能段范圍最寬、能量分辨率最優的暗物質粒子探測衛星。

    我國首顆天文衛星——暗物質粒子探測衛星“悟空”發射升空

    “悟空”暗物質粒子探測衛星于2015年12月17日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成功,是中國的首顆天文衛星。它由中科院微小衛星創新研究院抓總研制,中科院紫金山天文臺等科研單位共同參加有效載荷、科學應用等工程項目研制工作。

    暗物質衛星總設計師李華旺說,“悟空”的“火眼金睛”包含塑閃列陣探測器、硅列陣探測器、BGO能量器和中子探測器四個子載荷,能測高能粒子的能量、方向和電荷,并具備鑒別粒子的本領,從而有可能探測到暗物質粒子的存在。“悟空”將在頭兩年對全天掃描,之后根據探測結果,對暗物質最可能出現的區域定向觀測。

    技術對比

    阿爾法磁譜儀主結構的主體系外徑為1.3米,內徑為1.15米,高0.8米的空心高強度鋁制圓柱體。永磁體呈條狀插入主結構,其磁場強度高達1400高斯。主結構要求高精度,在生產及裝配過程中嚴格控制偏差,以使其與航天飛機對接時不產生裝配應力。

    阿爾法磁譜儀

    費米太空望遠鏡GLAST有兩項科學載荷:大面積望遠鏡(Large Area Telescope, LAT)和伽瑪射線爆監視系統(Gamma-ray Burst Monitor, GBM)。大面積望遠鏡是可以偵測能量范圍 30 MeV - 300 GeV 的伽瑪射線成像偵測器(成對轉換儀器),視野是全天20%;LAT是康普頓伽瑪射線天文臺搭載的高能伽瑪射線試驗望遠鏡的后繼者。

    伽瑪射線爆監視系統是使用14個閃爍器(其中12個是碘化鈉晶體,偵測8keV至1MeV;另2個是鍺酸鉍晶體,偵測150keV至30MeV)的偵測器,可偵測全天空儀器能量范圍所有伽瑪射線。

    費米太空望遠鏡

    “悟空”暗物質粒子探測衛星的主要構成有塑閃陣列探測器(PSD),硅陣列探測器(STK)、電磁量能器(BGO)、中子探測器。PSD用作反符合,由兩層塑料閃爍體條組成;STK由6個徑跡雙層,每個由正交擺放的兩個單面硅條組成;有三層鎢板厚度分別為1cm、2mm、2mm,插在硅微條的第2、3、4層前面,用作光子轉換;BGO有14層,每層22根,相鄰兩層正交排列,用來測量射線的能量;中子探測器加在量能器的底部。BGO量能器和STK總共大約33個輻射長度,是空間里最深的量能器。

    “悟空”暗物質粒子探測衛星

    研究成果對比

    五年中,阿爾法磁譜儀AMS在國際空間站上收集的超過900億個宇宙線事例中,能夠明確分辨的包括3億個質子事件,1650萬電子事件,108萬正電子事件,349000個反質子事件(其中1000億電子伏以上的事件多達2200個),以及大批重核(直至鐵元素)事件。

    這些結果提供了精準且出人意料的信息,推進了人類對宇宙線產生、加速以及傳播的認識,并為探測暗物質提供重要證據。尤為難得的是,AMS探測器以十億分之一的測量精度,探測到少量疑似反氦事件,使人類見到反物質宇宙探測的曙光。

    費米太空望遠鏡的成果之一是它發現了CTA1超新星遺跡內的中子星,科學家們發現該中子星只發射伽瑪射線,此種形式中子星是第一次發現。這顆新發現的中子星以316.86毫秒的周期脈動,距離地球約4600光年。

    并且,據美國太空網報道,費米太空望遠鏡在2008年發射以來的一年觀測中,發現了最新的高能光線,從而證明了愛因斯坦關于光速理論的正確性。

    費米射線太空望遠鏡天空圖(圖片來自視覺中國)

    但是暗物質的實際觀測并不像我們想象中那樣容易,研究人員通過費米太空望遠鏡進行了長達7年的觀測。積累了7年的觀測數據聽起來好像有很多,但其中的觀測事例極為有限:在某個指定方向上,它每年大約只能觀測到兩次能量高于500GeV(1GeV=10億電子伏特,而1TeV=1萬億電子伏特)的宇宙線。

    在28日的新聞發布會上,科學家們指出,與阿爾法磁譜儀、費米空間望遠鏡相比,“悟空”衛星的電子宇宙射線的能量測量范圍有顯著提高,拓展了我們觀察宇宙的窗口;同時,“悟空”衛星測量到的TeV電子的“純凈”程度最高(也就是其中混入的質子數量最少),能譜的準確性高;

    “測得準、高效率、低本底”是“悟空”的目標。目前“悟空”衛星運行狀態良好,正持續收集數據,一旦該精細結構得以確證,將是粒子物理或天體物理領域的開創性發現。

    “科普中國”是中國科協攜同社會各方利用信息化手段開展科學傳播的科學權威品牌。

    本文由科普中國融合創作出品,轉載請注明出處。

    • 發表于 2017-11-30 00:00
    • 閱讀 ( 787 )
    • 分類:其他類型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相關問題

    0 條評論

    請先 登錄 后評論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湯依妹兒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華志健 23 文章

    推薦文章

    聯系我們:uytrv@hotmail.com 問答工具
  •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久久久久精品国产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