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報人法規是由政府實體通過的一項法律,旨在保護或有時補償因各種不當行為而“舉報人”的人,特別是當這種不法行為對政府或確定的公共利益造成不利影響時。這類法律在國家一級有著悠久的實施歷史在世界各地,近年來,地方政...
                    
                    
                        舉報人法規是由政府實體通過的一項法律,旨在保護或有時補償因各種不當行為而“舉報人”的人,特別是當這種不法行為對政府或確定的公共利益造成不利影響時。這類法律在國家一級有著悠久的實施歷史在世界各地,近年來,地方政府采取了自己的版本來保護公共和私人雇員不受報復,舉報人法旨在保護員工不因舉報公司或政府部門的不當行為而被解雇。舉報人法規有兩種類型:國家和地方。國家舉報人法規的一個例子是美國的虛假聯邦政府于1863年通過了《索賠法》,該法對舉報企業企圖欺詐政府的舉報者提供保護和賠償,美國所有50個州都采用了自己版本的舉報人法規,以保護公共和私人雇員免遭報復。舉報人法規的效力往往因其管轄權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國家法規通常旨在鼓勵舉報人站出來,作為一種激勵措施,例如,2010年,根據美國《虛假索賠法》,舉報人的平均報酬為100萬美元。各國政府很少有資源來查明所有損害其利益的欺詐行為,因此,政府依靠公民來監督他們的同事和雇主,并讓有關當局意識到他們的不當行為地方舉報人法規通常是為了保護公民在就業中不受打擊報復,很少提供補償作為獎勵。地方法律傾向于恢復舉報人因泄密而喪失的任何特權。它們還通常規定了私人訴訟理由,以便公民能夠起訴追討因其披露而遭受的損害。除了管轄權類型和所提供救濟的類型不同之外,舉報人法規還可以通過所涉訴訟加以區分。這類法律在世界各地廣泛適用,但是,舉報人法規通常旨在抵消六種常見的不當行為:欺詐、環境危害、歧視、虐待、公共安全和就業
                    
                    
                        
                            - 
                                
                                發表于 2020-09-03 06:20
                            
 
                            - 閱讀 ( 556 )
 
                                                        - 分類:法律法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