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拉圭回合是關稅及貿易總協定(GATT)舉行的第八輪國際談判和經濟問題協定的名稱,烏拉圭回合取代了1982年在日內瓦舉行的關貿總協定先前的會議,最初的會議于年在埃斯特角舉行烏拉圭在1986年9月,一直持續到1994年4月。 一位...
烏拉圭回合是關稅及貿易總協定(GATT)舉行的第八輪國際談判和經濟問題協定的名稱,烏拉圭回合取代了1982年在日內瓦舉行的關貿總協定先前的會議,最初的會議于年在埃斯特角舉行烏拉圭在1986年9月,一直持續到1994年4月。
![]()
一位婦女手持一本書《關貿總協定》于1947年創立,原因是一些參與國政府未能就一個更具凝聚力的國際貿易組織(ITO)達成一致,世界上最富有的國家在布雷頓森林會議上召開會議,設立了新的組織來幫助管理全球金融。雖然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這兩個主要組織是在沒有經過太多辯論的情況下成立的,但這是一個監管機構,關貿總協定最初設想為國際貿易組織(ITO),后來更為充分地實現為世界貿易組織(WTO),但未能獲得所有各方的全力支持。因此,在接下來的48年里,關貿總協定充當了一種權宜之計,定期簽訂幾輪協議,以更新其在全球經濟中的作用。1982年,關貿總協定締約方發表了一項部長級宣言,提出了關貿總協定在世界經濟結構中無法加以規范的若干問題,其中最主要的是一些成員國的政策對世界貿易的影響,以及關貿總協定本身的某些結構性缺陷,人們認為需要一套更為全面的協定,成員國齊聚烏拉圭,開始制定全新的結構,審查關貿總協定的所有現有形式,并尋求一項更有凝聚力的未來協定烏拉圭回合原本計劃在四年內結束,成員國在此期間討論和爭論執行情況,最后于1990年簽署了一項協定。談判在日內瓦、蒙特利爾、華盛頓特區、布魯塞爾和東京舉行,到1990年,歐盟和美國在農業貿易改革問題上至少有一個主要的癥結,烏拉圭回合又延長了四年。1992年底,雙方達成了一項協議,后來被稱為布萊爾之家協議,1994年4月,幾乎所有參與的123個國家的代表在摩洛哥的馬拉克什簽署了新協議烏拉圭回合的主要創舉之一是世界貿易組織,它取代了關貿總協定,并于1995年1月1日生效。烏拉圭回合毫無疑問是有史以來最大的貿易談判,很可能是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談判。它制定了涵蓋所有全球貿易的規則和原則,從銀行業到消費品,許多人對烏拉圭回合提出了批評,最嚴厲的批評是,該協定對在會議上沒有發言權的發展中國家缺乏關注,對以部長為代表的工業化國家給予了優惠待遇在2001年多哈發展回合談判之前,回合談判一直是主導全球貿易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