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BD-II是一種用于汽車中的系統,用于監測車輛的各種部件,檢測故障,并將信息存儲在車輛的車載計算機中,以便維修技術人員稍后進行恢復。OBD-II是車載診斷的縮寫,"II"表示該技術的第二個也是最新版本從20世紀70年代末開始,在美...
OBD-II是一種用于汽車中的系統,用于監測車輛的各種部件,檢測故障,并將信息存儲在車輛的車載計算機中,以便維修技術人員稍后進行恢復。OBD-II是車載診斷的縮寫,"II"表示該技術的第二個也是最新版本從20世紀70年代末開始,在美國銷售的汽車都裝有電子設備,以控制各種系統和診斷故障,目的是盡量減少污染。這是在國會于1970年通過《清潔空氣法》和成立環境保護局(EPA)后產生的。這些電子設備因制造商而異1996年1月1日以后制造的任何車輛都需要安裝OBD-II軟件。1988年,美國環保署和加州空氣資源委員會(CARB)要求汽車制造商包括自我診斷程序,以確保他們的排放設備在車輛的使用壽命內保持有效。美國汽車工程師協會標準化了一個連接器插頭和一組診斷測試信號故障時,該系統點亮車輛儀表板上的故障指示燈(MIL),通常稱為"檢查發動機"燈。該系統在1991年及以后的所有汽車上都需要,后來被稱為車載診斷I或OBD-I。OBD-II將信息存儲在車內;CARB的研究很快得出結論,OBD-I系統不會檢測到排放成分,除非它們完全失效,而且在某些情況下,車輛仍然可以通過排放測試新的法律和要求于1996年1月1日生效,這是OBD-II采用的標準。自該日起,在美國銷售的每輛車都配備了OBD-II。OBD-II在整個汽車上使用各種傳感器來提供計算機,也稱為電子控制模塊(ECM),包含發動機和環境溫度、車速等信息。然后ECM會提前或延遲點火正時,并相應地增減燃油。它還測試所有連接傳感器的信號。當信號丟失或超出規格時,OBD-II系統點亮MIL并將相應的故障診斷碼存儲在存儲器中。來自OBD-II存儲器的信息通過汽車內部的連接器讀取。OBD-II不僅改進了OBD-I的診斷能力,還允許讀取三種類型的數據:故障代碼,實時數據-向OBD-II計算機報告的原始傳感器信息,以及定格數據——汽車故障指示燈亮起時傳感器數據的"快照"。OBD-II代碼是使用與OBD-II系統通信而構建的電纜和軟件讀取的。這些代碼可以采用獨立單元或安裝在PC上的軟件的形式。有些是專為專業技術人員設計的復雜模型;更簡單的單元是面向愛好者定價的。

OBD-II在車內使用各種傳感器來提供車速和其他變量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