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食品中的亞硝酸鹽,到底有多可怕?

    有報道稱揚州一家三口相繼被查出癌癥,收治他們的醫院專家分析認為,病因與全家人長期吃剩菜剩飯和霉變食物有關。關于剩飯剩菜中的亞硝酸鹽一直以來都是公眾關注的焦點,亞硝酸鹽從何而來,真的有那么可怕嗎?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一下亞硝酸鹽的相關知識。

    食品中亞硝酸鹽的來源

    說到亞硝酸鹽就不得不說一下硝酸鹽,因為除了添加的亞硝酸鹽,食品中的亞硝酸鹽一般是由硝酸鹽轉化而來。我們人體攝入的81.2%的硝酸鹽是來自蔬菜,蔬菜中的硝酸鹽多是來自氮肥,因而,蔬菜中的硝酸鹽是不可避免存在的,在植物體內會有一些硝基還原酶,會把蔬菜中的部分硝酸鹽還原成亞硝酸鹽,所以,蔬菜中一般都會有硝酸鹽和亞硝酸鹽,但是蔬菜種類、種植方式、氮肥水平等多種因素會影響蔬菜內部硝酸鹽的含量,亞硝酸鹽的含量也是不同的。

    除了蔬菜本身存在硝酸鹽和亞硝酸鹽,還有在食品加工過程中使用的硝酸鹽、亞硝酸鹽,硝酸鹽、亞硝酸鹽在食品加工中是常用的食品添加劑。

    硝酸鹽、亞硝酸鹽在食品加工中的作用

    硝酸鹽、亞硝酸鹽是合法的食品添加劑,主要是作為護色劑和防腐劑使用,護色劑,是能與肉及肉制品中的呈色物質作用,使之在食品加工、保藏等過程中不致分解、破壞,呈現良好色澤的物質。此外,亞硝酸鹽可抑制梭狀芽胞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及綠色乳桿菌,增加肉制品的安全性。

    硝酸鹽、亞硝酸鹽的安全性

    硝酸鹽本身對人體是是沒有危害的,消費者擔心的是硝酸鹽在硝酸還原酶作用下轉變成的亞硝酸鹽,亞硝酸鹽的ADI值(人體每日允許攝入量)為0-0.06mg/kg,LD50為220mg/kg(小鼠經口),具中等毒性,人中毒量為0.3-0.5g,致死量為3g。人體攝入過多的亞硝酸鹽后,亞硝酸鹽進入血液,可與血紅蛋白結合形成高鐵血紅蛋白而失去攜氧功能,嚴重時可窒息而死,不僅如此,亞硝酸鹽在體內還有可能轉化為亞硝胺,亞硝酸鹽可與動物及高蛋白食品中廣泛存在的胺類物質進行反應,生成具有致癌性的亞硝胺。所以,亞硝酸鹽作為亞硝胺的合成前體物質威脅著我們人體的健康,這也是我們會把亞硝酸鹽視為洪水猛獸的最主要原因。

    影響亞硝胺生成反應的條件有:亞硝酸鹽的高濃度及偏酸性的環境會有利于亞硝胺的合成,抗壞血酸等會阻礙亞硝胺的合成。雖然硝酸鹽、亞硝酸鹽的使用由于其安全性的考慮而受到了很大限制,有的國家甚至禁止使用,但是大多數國家仍在繼續使用,這是因為硝酸鹽、亞硝酸鹽不僅可以起到護色作用,還具有增強肉制品特殊風味的作用,重要的是,還對肉毒梭狀芽孢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及綠色乳桿菌等有抑制其增殖和抑制其產毒作用。國外也曾有不使用亞硝酸鹽而發生肉類食品中毒的事件。由于尚未發現理想的替代品,按規定使用也未發現損害健康的證據,所以,硝酸鹽、亞硝酸鹽還是作為護色劑和防腐劑使用,當然,嬰幼兒食品中是不得使用的。

    食品中硝酸鹽、亞硝酸鹽的標準及研究

    相關標準

    在食品中污染物限量的國家標準(GB 2762-2005)中對食品受到亞硝酸鹽污染的限量進行了規定,蔬菜中為2mg/kg,醬腌菜是20mg/kg,食鹽是2mg/kg。對于蔬菜中的硝酸鹽限量沒有現行的國家標準,我們可以參考一下2003年曾發布的蔬菜中硝酸鹽限量標準GB19338-2003,蔬菜中的硝酸鹽(以NO3-計)(mg/kg.鮮重)根據蔬菜類別而有差異,茄果類、瓜類、豆類≤440,莖菜類≤1200,根菜類≤2500,葉菜類≤3000。對比關于蔬菜中硝酸鹽及亞硝酸鹽的標準,硝酸鹽的標準比較高,這是由于蔬菜中硝酸鹽是不可避免存在的,而硝酸鹽轉化成亞硝酸鹽還需要一定的條件,并不是都會轉化成亞硝酸鹽。除了食物本身存在的硝酸鹽和亞硝酸鹽,在人為使用時可以依照食品添加劑的使用國家標準(GB2760-2014)。

    相關研究

    有研究顯示,洋白菜、青椒冷藏6天后亞硝酸鹽濃度快速上升,胡蘿卜則基本沒變化,亞硝酸鹽含量洋白菜大于青椒大于胡蘿卜,即葉菜類>果菜類>根莖類,當在第10天時,洋白菜亞硝酸鹽達到22mg/kg,超過醬腌菜20 mg/kg的國家標準,另外蔬菜在冷藏條件下,硝基還原酶的活性降低,其亞硝酸鹽的含量要比常溫下儲存時的含量低,蔬菜浸泡也有利于減少亞硝酸鹽含量。在儲存后期,由于受到具硝基還原酶的細菌的影響,亞硝酸鹽含量會逐漸增高。這也就是選購蔬菜時要盡量選購新鮮蔬菜的原因,部分腐敗的菜也不要去除腐敗部分再食用,以免攝入過多的亞硝酸鹽。

    泡菜中的亞硝酸鹽含量的研究表明,甘藍泡菜在發酵的第3天,亞硝酸鹽含量達到最高峰,為32.68 mg/kg,高峰持續時間短,之后,亞硝酸鹽含量迅速下降,發酵到第6天時,至2.42 mg/kg,之后含量趨于穩定。大白菜泡菜發酵到10天左右時,亞硝酸鹽含量達到37.5 mg/kg的高峰值,高峰持續2、3天后迅速下降,至3.0 mg/kg左右時趨于平穩。這也就是不建議吃腌制時間太短的泡菜的原因,當亞硝酸鹽含量穩定時,泡菜中的亞硝酸鹽是安全的。

    關于剩飯剩菜中的亞硝酸鹽含量研究,普遍研究認為素菜中的亞硝酸鹽含量要比葷菜中的多,只要減少剩飯菜暴露在空氣中受到細菌污染的幾率,減少細菌中硝基還原酶的作用,冷藏保存剩飯菜,那么剩飯菜中的亞硝酸鹽含量一般不會超標,如果,不注意剩飯菜的密封、冷藏保存的話,就有可能造成亞硝酸鹽的超標,總之,剩飯菜不是不能吃,也需要科學對待。當然剩飯菜不僅面臨亞硝酸鹽可能超標的風險,還存在營養成分的流失,所以,盡量少吃剩飯菜才有利于身體健康。

    報道中,一家三口相繼患上癌癥,醫生認為可能跟長期吃剩飯菜及霉變食物有關,癌癥產生的原因是復雜的,雖然不一定完全是由剩飯菜和霉變食物引起,但是,剩飯菜和霉變食物所帶來的健康隱患是不容忽視的,最好能現吃現做,另外霉變食物可能存在黃曲霉毒素超標及其他有毒物質危害,比如霉變花生中的黃曲霉毒素就是致癌物質,所以,我們要避免食用霉變食物,不要舍不得扔掉而因小失大。

    參考資料

    1.張美月,楊容.貯存方法和時間對蔬菜中硝酸鹽和亞硝酸鹽的影響.保定學院學報,2008,第4期:4-6

    2.何淑玲, 李博, 籍保平,等. 泡菜中亞硝酸鹽問題的研究進展[J]. 食品與發酵工業, 2005, 第11期:85-87.  

    3.云無心. 隔夜菜中的亞硝酸鹽真的“嚴重超標”了嗎?[J]. 證券導刊, 2011, 第37期:94-95.

    4.陳利梅, 李德茂, 曾慶華,等. 不同條件下蔬菜中亞硝酸鹽含量的變化[J]. 食品與機械, 2009, 25:103-105.

    5.何淑玲, 李博, 籍保平,等. 泡菜中亞硝酸鹽問題的研究進展[J]. 食品與發酵工業, 2005, 第11期:85-87.

    【有獎調研】如果百度知道各領域專家為您提供個性化服務,你會來體驗嗎?——點我拿獎品

    • 發表于 2015-09-29 00:00
    • 閱讀 ( 757 )
    • 分類:其他類型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相關問題

    0 條評論

    請先 登錄 后評論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湯依妹兒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華志健 23 文章

    聯系我們:uytrv@hotmail.com 問答工具
  •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久久久久精品国产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