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現在室外的溫度一直居高不下,讓人始終有一種還在夏天的感覺,但是我們翻翻日歷一看,原來已經立秋很久了。隨著現代工業的發展,全球變暖等氣候變化,如今的夏天變得越來越熱。普通人在戶外走一會就會出一身的汗,而且炎熱的氣溫,煩躁的心情,整個夏天的飲食也是越涼越簡單越好,這就使得我們儲存在身體里的能量在一個夏季被消耗的差不多了,所以到了秋天古人才有“貼秋膘”的說法。雞鴨魚等經過春夏兩季的養殖也到了可以食用的程度了。所以在秋季普通百姓家吃燉肉,講究一點的人家吃白切肉、紅燜肉,以及肉餡餃子、燉雞、燉鴨、紅燒魚等。那么秋季我們吃著什么更加合適呢?

“貼秋膘”是傳統說法,過去是為長點脂肪,以備冬天御寒用,所以以吃肉為主。而現在食物豐盛,真正要補的其實是“菜、酵、薯、拌”。
第一:綠菜為主,補維生素。夏季飲食,人們大多以瓜果類為主,其中類胡蘿卜素和B族維生素含量不高。所以立秋后可選擇應季綠葉菜,如菠菜、芥藍、萵筍等,來補充維生素A、維生素B族及葉酸的缺乏,以防止視力下降、眼睛干澀、皮膚粗糙、呼吸道感染等。

第二:發酵食物,幫助消化。夏天人們食欲不振,又多吃寒涼,胃腸消化功能較弱。秋天不妨多吃些發酵食物,如饅頭、醪糟、酸奶、豆豉等。食物在發酵過程中,既消除了食物本身的抗營養物質,又利于消化吸收,還會產生維生素B12,這種物質在體內以輔酶的形式存在,能促進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和脂肪的代謝,防止毒素產生。

第三:薯類為先,預防肥胖。薯類食物屬于粗糧,富含B族維生素,鉀、鎂等礦物質含量也豐富,另外它還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能促進腸道蠕動,預防便秘及由此引發的多種慢性病,如肥胖、糖尿病等。秋季是薯類出產旺季,有事沒事吃些山藥、甘薯、芋頭、馬鈴薯等,很有益處。

第四:蒸拌菜做主打,降低熱量。秋天人們胃口大開,一不留神容易吃多。可以試試把菜蒸熟了以后熱拌,像茄子、 西蘭花、蘑菇、柿子椒等放在一起去蒸,好看好吃,熱量不高,營養還不流失。胡陵提醒,蒸拌菜不能蒸老了,三分鐘立即停火,放涼后就可以拌了。拌的時候,根 據自己的口味,加芝麻醬和蒜、亞麻籽油和香油、番茄醬等等都可以。
第五:牛羊,魚肉等,牛羊肉味甘而不膩,性溫而不燥,具有開胃健脾,滋補身體的功效。

總之,現在大家生活水平越來越高,能吃到的食物也越來越多,所以在“貼秋膘”時保持合理的營養,讓我們既飽口欲又保持身材。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