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許多媒體紛紛報道了這樣一則頗為吸引眼球的新聞:“英國一位漁民在德文郡海岸捕獲一只罕見的藍色螯龍蝦”。在當地,藍色龍蝦被視為好運的象征,漁民將其命名為“拉里”(Larry)后放歸大海。據說,出現藍色螯龍蝦的概率只有兩百萬分之一。那么,這種動物為何如此稀有呢?
首先需要糾正一點,不少中文媒體將這次發現的生物稱為“美洲螯龍蝦”,其準確性恐怕有待商榷。顧名思義,美洲螯龍蝦(American lobster,學名為Homarus americanus)主要分布在北大西洋的北美洲海岸,而新聞中的藍色螯龍蝦則發現于英國,稍微有點地理常識的人都知道兩者之間的距離……
實際上,新聞中的主角更有可能是歐洲螯龍蝦(European lobster,學名為Homarus gammarus)。筆者還特意去搜索了英文源,并沒有提及“美洲螯龍蝦”之類的字眼。此外,“龍蝦”這個詞也因為被濫用而容易產生各種各樣的誤解,螯龍蝦其實是十足目海螯蝦科螯龍蝦屬,而通常所說的龍蝦則是龍蝦屬,“龍蝦”和“龍蝦”之間的差別還是挺大的。美洲螯龍蝦通常呈綠褐色,歐洲螯龍蝦則多呈帶斑點的暗藍色。

歐洲螯龍蝦
罕見的藍色螯龍蝦呈亮藍色,這是由于其基因變異所致。這種龍蝦體內會產生過量的某種蛋白質,該蛋白質反應生成藍色化合物蝦青蛋白,從而使外殼呈現亮藍色。其實,這種亮藍色對螯龍蝦的生存毫無益處,反而會使它變得更加顯眼,從而淪為捕食者的食糧。除了藍色螯龍蝦之外,還有人抓到過黃色、甚至是類似水晶的白化龍蝦,這些基因變異的龍蝦更罕見。當然,不管它們活著的時候是什么顏色,擱鍋里甭管是蒸還是煮,最后都得變成讓人垂涎欲滴的紅色。
那么,藍色螯龍蝦的“兩百萬分之一”這個數字是怎么得出來的呢?這其實是來自統計學上的一個粗略估計,并不是什么十分確切的結論。美國緬因大學龍蝦研究所曾引用過這個數字,但也承認這個概率本身只是一種猜測。考慮到這種基因變異不利于螯龍蝦的生存,因此很難被后代遺傳并擴散開來。
2016年5月,加拿大新斯科舍省有兩位漁民在三天內先后各自抓到一只藍色的螯龍蝦,真可謂是運氣爆棚。據統計,北太平洋地區每年捕撈的龍蝦數量為兩億只,按“兩百萬分之一”的概率來計算的話,差不多每年能撈到一百多只藍色螯龍蝦,倒還真是蠻符合這個概率的。
其實,自然界中還存在其他種類的藍色龍蝦。例如,歐洲螯龍蝦本身就是暗藍色,不過確實遠不如這種基因變異的亮藍色螯龍蝦醒目和漂亮。此外,還有俗稱“藍魔蝦”的藍色淡水龍蝦,這是一種原產于美國佛羅里達州的鮮亮藍色的龍蝦,多為觀賞用。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