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中國武術為啥進不了奧運?

    日前,俄羅斯黑客組織“奇異熊”公布了一條勁爆新聞,英國、澳大利亞、丹麥、西班牙和德國的11名運動員,在世界反興奮劑機構的許可下,服用違禁藥物,且多數在里約奧運上獲得的獎牌。比如世界反興奮劑機構規定,哮喘病運動員可服用一些含興奮劑成分的藥物,結果在世錦賽和奧運會中始終戰績驕人的美國游泳隊,竟然都是哮喘病患者。在大家對西方國家雙重標準和不公正現象的口誅筆伐之外,還有一個熟悉的呼聲再一次地出現于媒體之上,那就是中國武術為什么進不了奧運?難道也是因為西方世界的不公正嗎?

    說起中國武術與奧運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936年的柏林奧運會上,當時的中國奧運隊共有69名運動員,參與游泳、舉重、拳擊、自行車、籃球和足球六個大項的比賽。雖然中國運動員在諸如籃球比賽中有過45比38戰勝法國隊這樣不差的成績,但僅有撐桿跳獲得了復賽資格,因此不能不說是一敗涂地。以至于他們參賽的影像,現在都找不到太多。中國武術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作為表演項目第一次參與了一把奧運。

    ▲ 傳說中是一段36年柏林奧運會閉幕式上中國國術隊的表演

    在此之后,尤其是自上世紀九十年代以來,中國民間就對中國武術成為奧運賽事的推動始終保持著強有力的熱情與信心。畢竟既然歷史底蘊遠遠不如武術的日本柔道在1964年東京奧運會后成為比賽項目;韓國的跆拳道在1988年漢城奧運會中列為示范項目、1992年巴薩羅納奧運會中列為試驗比賽項目、2000年悉尼奧運會上成為正式比賽項目;甚至是源于中國和琉球的空手道都將在2020年東京奧運會上登場亮相。那么看起來擁有悠久歷史,自詡為博大精深、源遠流長的中國武術,當然就更沒理由不去再加把勁,努力上奧運。

    ▲ 1988年漢城奧運會的跆拳道演示與表演賽

    但是,就像許多人所探討過的一樣,武術進奧運除了機遇外,還存在一些需要克服的問題。例如,如何掌握競技性與觀賞性,換句話也就是說是上實戰還是來套路;作為競技運動,其對抗性怎么表現;面對中國五花八門的武術流派,規則上如何訂制才合理,總不見得變成舊時比武打擂一般;如果參照散打般修改,那么還剩多少武術的成分。簡單一句話,現在中國武術的發展還太不正規和科學。

    其次,還有就是一個世界普及度的問題,諸如高爾夫、橄欖球、壘球、棒球、壁球、保齡球這樣在世界范圍內知名度還算不上太偏冷到沒人參與的運動,都在入選奧運賽事的歷史上幾經波折。有的剛剛回歸或是出局,有的如武術一樣至今還沒列入比賽項目。中國武術的名聲其實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起,才隨著功夫片的傳播而在世界范圍內聲名鵲起。雖然現在也不乏見到歐美的一些國家地區的愛好者來華學習武術或是海外華人開設武館的新聞。但是討論到普及度,總還是有那么點底氣不足的意思。反過來說,如果真要是參與者的人氣爆棚,恐怕中國武術運動員已然在奧運賽場上摘金奪銀,也就犯不上筆者在這里饒舌了。

    ▲ 連外國人都懂得中國武術流派之繁雜,肯定沒法用一種比武規則來適應所有的武術門派

    那么究竟還要多久才能克服這些障礙?就現在國際奧委會關于2020年和2024年夏季奧運會的臨時項目表決結果來看,就算到最近的八年以后,中國武術還是與奧運無緣。筆者與各位熱心武術入奧一事的讀者一樣,對此大失所望。不過既然整個中國武術作為一個大項目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遲遲不能入奧,那么為什么不把中國武術的精華之一的棍術先單獨拿出來試試水?

    ▲ 擊劍就是西方器械武術進入奧運的典型代表。所以,中國武術也可以從器械類項目入手

    首先,作為一種器械武術,棍術能夠很好地滿足觀賞與競技上的需求。棍術的觀賞性自然是毋庸置疑,哪怕是舞個風車一般的花架子,那也是好看的。棍術的競技性在小說《水滸傳》中就得到了充分的驗證,書里描寫的幾場比武都是用棍棒來作為武器和比試手段,如逃亡的前大宋八十萬禁軍王進與史家莊的九紋龍史進、發配途中的前大宋八十萬禁軍槍棒教頭林沖與柴大官人莊上的洪教頭。還有被發配到大名府的青面獸楊志與周謹,各拿了一根去了槍頭的槍桿包上氈片,蘸了石灰,上馬較量,兩者之中誰被戳得白點多的就算作輸家。這些都是古人為我們留下的寶貴經驗遺產。

    ▲ 麻杈棍譜插圖

    其次,棍棒可以說是中國軍事歷史上被認為是武器訓練的入門必修課。中國明代的兵書《武備志》中就有說道:“諸藝宗于棍”。明代的武學大家、平倭英雄俞大猷把棍比作是讀書人必讀的經典《四書》,稱:“用棍如讀四書,鉤,刀,槍,鈀,如各習一經,四書既明,六經之理亦明矣。若能棍,則各利器之法從此得矣。”俞大猷的好戰友,與其并稱“俞龍戚虎”中的另一位,大名鼎鼎的戚繼光就對俞大猷的這番話十分地贊同,然后一字不拉地照搬到他的《紀效新書》里。由此可見,棍術完全可以作為中國古代武學的精華代表。

    ▲ 《經國雄略武備考》插圖

    第三,通過現代材料技術,完全可以制造出殺傷力低的比武棍棒,以及重量輕但同時防御力也有保障的護具,這樣就能避免舊時代那種生死擂的悲劇,保障運動員的人身安全與健康。此外,有一句話叫做“月棍年刀一輩子的槍”,可見棍作的學習掌握速度要比其他武器來得快得多。這樣就給廣大群眾推廣普及創造了很好的前提條件。

    那么現在就還剩下一個問題了,棍術在世界上的普及度。這個,其實是最不需要擔心的問題。為什么要這么說,是因為棍棒可能是人類歷史上最早、最簡單的武器之一,從古至今都有

    ▲ 印度泰米爾邦德棍法圖示

    ▲ 日本杖道

    ▲ 韓國花郎道的棍術

    從現有的跡象來看,熱衷于棍術的年輕人為數不少。在美國,更有蒂姆·德雷克、黛娜·羅瑞爾·蘭斯、里米·艾蒂安·勒博等等知名的棍術大家。所以,從世界普及性來說,棍術已經擁有了良好的群眾基礎,由此看來棍術格斗入奧運并非是空中樓閣,也不完全是筆者的癡人說夢。

    本文為冷兵器研究所原創稿件,主編原廓、作者HG。任何媒體或者公眾號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追究法律責任。

    對刀劍感興趣可加龍泉鑄劍師沈師傅的私人微信:LQLSSFB,獲取更多冷兵器知識也可鎖定我們的微信公眾號:LBQYJS

    • 發表于 2016-09-18 00:00
    • 閱讀 ( 789 )
    • 分類:其他類型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相關問題

    0 條評論

    請先 登錄 后評論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湯依妹兒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華志健 23 文章

    聯系我們:uytrv@hotmail.com 問答工具
  •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久久久久精品国产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