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菌會致病,香皂、洗手液、沐浴露帶有抗菌功能不是很好嗎?然而——
近日,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宣布禁售令,凡含19種特定活性成分一種或多種的抗菌洗護產品不得在市場上銷售。
此次禁售,不包括含酒精成分的免洗洗手液和濕巾,也不包括醫院用的消毒劑,主要針對商超售賣的某些抗菌洗護產品。

圖片來源于美國FDA
換句話說,想通過使用抗菌洗護產品,保護自己免受病菌侵害的做法,其實并沒有什么用。
抗菌成分大揭秘,長期使用對健康不利
之所以能抗菌,主要是因為這些洗護產品中含一些特定活性成分。其中最常應用的成分是以下兩種:
三氯生 別稱『二氯苯氧氯酚』
一種廣譜抗菌劑,被廣泛應用于肥皂、牙膏等日用化學品。我國2008年頒布的強制性國家標準(GB22115—2008)牙膏用原料規范規定,牙膏中允許添加三氯生,但含量不得超過0.3%。
三氯卡班 別稱『三氯碳酰苯胺』
一種高效廣譜抗菌劑,作為洗滌類活性成分時,允許使用最高濃度為2%。很多抗菌洗滌品類均含有三氯卡班成分。目前暫無相關國家標準。
抗菌劑與抗生素往往被視為“過猶不及”的東西。濫用抗生素會導致更多耐藥菌的產生。同樣道理,過度使用抗菌洗護產品,也會導致類似結果。細菌長期處于低濃度滅菌劑浸染中時,會慢慢進化產生出抗藥性。這樣當它們遇到有效濃度的滅菌劑也就不怕了。
目前國內沒有相關研究證實洗浴用品中的三氯生或三氯卡班會影響人體激素。但國外曾有動物實驗證明:在很多抗菌產品中使用的三氯生,會影響激素的代謝,并有致畸致癌的可能。另有研究發現:長期與三氯生接觸的孩子,出現過敏的幾率會大大增加。

抗菌洗護產品竟然不能抗菌?
抗菌洗護產品并不像我們認為的那樣,比普通的更具“殺菌”效果,也不能預防疾病、防止某些傳染病的傳播。
有研究表明,將一定濃度的三氯生與20種不同的細菌接觸,9個小時候后才出現抗菌效果。也就是說,只有長時間接觸抗菌劑,抗菌效果才有效。然而現實生活中我們洗手的時間不超過20秒,并且配合清水使用時抗菌洗手液或沐浴露的濃度也難以保證。
綜合來看,抗菌洗護產品的效果并沒那么好。實際上,僅用普通香皂及洗手液清潔雙手,就足以達到日常所需的清除有害細菌的目的。公眾常常會忽視流動清水的清潔能力。其實經過流動清水的沖刷,大部分的細菌都會被清除掉。
購買洗護產品時需注意什么?
為了避免因誤用抗菌洗護產品帶來隱患,FDA出臺的這項禁令,對我們還是有一定借鑒指導的意義。日常生活中我們應該注意:
留意成分表,含受質疑成分的不買
看看這些被禁的成分,對照一下吧!海淘族們也可以對照一下英文的名單哦~

不執迷于抗菌產品
產品宣傳與外包裝上標注的“能殺死99.9%常見細菌”字樣,多少帶有夸大成分。
養成良好的洗手習慣最重要
無論是使用清水、普通香皂洗手液,還是安全范圍內的抗菌洗滌產品,養成良好的、及時洗手的習慣,最為重要。

作者:閃閃
圖片均來源于網絡
更多健康資訊,請關注微信:huakang515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