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認為矛類刃長而槍頭較短小;有些人認為矛桿偏硬而槍桿漸軟;還有人認為矛類武器為騎兵所用,槍則為步卒裝備。這些都有一定根據,但也都有以偏概全之嫌。
實際在中華文明的歷史上,槍和矛是很難徹底區分的,只能大體辨別在不同時期其不同的稱呼習慣。譬如在漢代及漢之前,槍特指削尖竹、木構成的軍事器械,而矛則需有其他材料構成的刃。

▲槍

▲矛
但是發展到東漢末期乃至魏晉南北朝時期,因為馬槊(丈八騎矛)的影響面太廣,導致步兵用矛也跟著叫步槊,使得矛這個稱呼越來越少被用到。再加上此時的趨勢是馬槊多做工精良、造價昂貴,步兵用矛卻偏向于縮短矛頭、使用單一材料的矛桿來降低成本。

▲馬槊
這導致積累到唐代,許多步兵用矛在形制上已經跟馬槊拉開了較大差距,更接近古代削木而成的“槍”,這一點使得許多人重新將步兵用矛定義為槍。但其后因為唐代槍類武器的廣泛裝備,反過來又影響了馬槊的名稱,使其同樣被稱呼為馬槍。
在唐代,槍矛兩種稱呼曾經有并用并行、難以區別的一個階段。其后,逐漸用槍代替了矛來稱呼此類實戰兵器,這一點也可以從后世的著作中管窺全豹。
本文經指文烽火工作室授權發布,文章作者原廓。任何媒體或者公眾號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
對刀劍感興趣可加龍泉鑄劍師沈師傅的私人微信:LQLSSFB,獲取更多冷兵器知識也可鎖定我們的微信公眾號:LBQYJS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