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戴的假發是干嘛的?”
/
我們看過一些香港的電視劇和電影,影片里法庭上的法官和律師都戴著引人注目的假發,令人非常好奇。他們究竟戴的是什么東西?是假發嗎?為什么要戴這個假發?有什么用?這些問題還沒有得到解答我們就忘記了。

香港法庭戴假發的傳統源于英國,1997年回歸后,仍保留了下來。然而英國的司法假發又源于哪里呢?這次,小編從歐洲假發的源頭說起,讓你一次知道所有關于司法假發發展歷史▼
1/ 假發的起源
歐洲的假發起源于古埃及,首先傳入古希臘和古羅馬。有些人認為禿頭的人是被上天賜罪的人,無論是在找工作還是升職方面都會受到歧視,為了避免歧視,很多禿了頭的人選擇戴假發。在羅馬帝國時期,由于假發的美觀和功能性良好,進一步得到了普及,就連皇帝也戴著假發,戰敗俘虜的頭發也會被割下來進貢宮廷制作假發。窮人也會拿自己頭發去換錢。
羅馬帝國衰亡后,歐洲受羅馬天主教會影響,把假發視為魔鬼的假面具,認為戴假發會阻礙上帝的祝福進入心靈。當時教徒如果戴假發,有可能會被逐出教會,692年在君士坦丁堡教堂就有幾個教徒因為戴假發而被革出了教門,因此這段時期歐洲人都甚少使用假發。

▲古埃及法老圖特摩斯三世的妃嬪所用之假發
2/ 假發的興起
直至十六世紀,當時惡劣的衛生環境令人們容易長頭虱,有些人就把頭發剃掉,戴上假發,因此假發在古代歐洲除了裝飾性之外,還有實用的功能。
但假發的復興主要還是因為王室成員喜愛,英格蘭女王伊麗莎白一世以喜歡戴紅假發見稱。十七世紀男性戴羅馬式假發的先鋒則是法國國王路易十三,他為了遮蓋頭上的傷疤而戴假發,近臣為了討好他,也紛紛戴起了假發。

▲伊麗莎白一世
繼承他王位的兒子路易十四,司法假發流傳至今他功不可沒。如果沒有這位身患性病、并且頭發衛生糟糕的國王,這種別致的假發絕不會這么流行。
當時是1655年,路易十四只有17歲,患上了梅毒。由于當時沒有抗生素,梅毒患者只得直面疾病帶來的痛苦:開放性潰瘍、皮疹、失明、老年癡呆、斑片狀脫發(大概是傳說中的鬼剃頭)等。對于生活在那個時代的人來說長發是時髦的身份象征,路易十四擔心禿頭會損害其名聲,于是雇傭48名假發技師,制作的假發套有45種之多。

1661年至715年法國稱霸歐洲,英王查理二世,也是路易十四的表弟在法國流亡,流亡期間他也患上了梅毒,頭發變成灰色并大面積脫落,于是他效仿表哥,也成了假發的愛好者。
滿朝文武以及其他貴族立即開始復制兩個國王的行為,一時間戴假發風潮變成自上而下的社會風尚。戴假發的人越來愈多,就連滿頭濃發的人也喜歡趕這個時髦,假發的成本也逐漸增加,戴假發就成為炫富的一種手段。普通假發要價25先令,這是當時普通倫敦市民1個禮拜的薪水,而精制假發則需要800先令。
英王查理二世流亡法國一段時間后,在1660年回國重新執政時,就把這種男裝假發傳入英語系國家。當時英國剛剛結束內戰,內戰時議會派“roundhead"留短發,保皇派”beatles"留長發,法官戴上假發可以避免顯示自己的政治傾向,以示公正。這種長度及肩或稍長于肩假發成為1620年代以來歐洲男子的時尚,便成為傳統流行于英國的法庭。

▲路易十四

▲查理二世
3/ 假發在法庭
隨著時間流逝,這種假發不再時髦,法律人卻將此傳統延續下來。
現今英國法官假發的樣式,是1822年設計的。有兩種款式:長度及肩的「長假發」、蓋頭頂的「短假發」。
「長假發」只用在典禮場合;在法庭上,則是法官和律師都戴「短假發」。


當假發成為司法界的傳統,成為一種鮮明的儀式后,正義通過儀式體現出來,通過這種鮮明而具體的符號意象和強烈的心理暗示,假發喚起人們對法律的信仰和對正義的希冀。
在香港,不是所有律師都戴假發,只有為數不多的500名香港大律師才有此專權。
事實上,在法庭上穿著傳統長袍、假發的好處,是可以稍為遮掩各律師在年齡、性別及衣服上的區別,使法官能夠一視同仁,不偏不倚的作出公平、公正的裁決。這一點,恐怕是將假發發揚光大的兩位國王萬萬沒有想到的吧。
閱讀后有其他關于掉發、脫發、植發的相關疑問,可以關注頭發吐槽幫微信公眾號【Tchair】了解更多你不知道的頭發知識。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