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黑洞吞噬了一顆巨星并打了一個“飽嗝”

    許多關于黑洞的科幻小說中,都曾描述過這樣一種場景:“由于黑洞的巨大引力,如果一位宇航員不幸掉進黑洞,他將被撕拉成意大利面條狀”。而最近,科學家觀察到了巨大的星體被撕拉成意大利面條狀,這讓黑洞飽餐一頓,還打了一個“飽嗝”。黑洞似乎經常被物理愛好者和科幻迷時常提起,對于大眾來說,黑洞似乎并不陌生——質量很大的一個物體,人掉進去后就出不來,甚至連光都無法逃逸出來。

    對于大眾來說,了解黑洞的上述基本性質已經夠了,但是人類的好奇心永遠都不會得到滿足,其實關于黑洞有趣的現象數不勝數。黑洞除了質量很大以外,其體積無限小——在物理學上可以用“奇點”來描述其大小。黑洞的產生來源于恒星坍縮,一開始,恒星內部僅含有氫元素,隨著恒星內部原子間的碰撞加劇,形成聚變。萬有引力使得恒星傾向于收縮,而核聚變的能量能夠在一定的程度上阻礙這種趨勢的形成,當氫元素聚變成其他穩定的元素時,聚變釋放的能量將越來越少,此時,萬有引力占有主導地位,使得恒星坍縮,最終形成黑洞。

    星體被黑洞撕裂

    為什么人們稱“黑洞”為黑洞呢?萬有引力定律告訴我們,衛星繞地球飛行,發射速度必須達到第一宇宙速度7.9km/s,這個速度我們是可以利用萬有引力定律、動能定理和圓周運動的規律計算出來的。同理,可以大致估算出掙脫地球所需要的第二宇宙速度11.2km/s,以及掙脫太陽引力的第三宇宙速度16.7km/s。英國物理學家拉普拉斯據此猜測,可能存在這樣一個星體,其質量之大,體積之小,以至于光在上面也無法逃脫,這就是黑洞最早的雛形。而我們之所以能夠看見物體,就是因為物體發出或反射光到我們的眼睛里,因為穿過黑洞的“視界”的物體是無法逃離出來的,包括光,所以物理學家才給黑洞取名為“黑洞”。

    由于無法直接觀察到黑洞,科學家只能間接觀察黑洞附近星體的行為。最近,科學家實實在在地觀察到了星體被黑洞撕裂的壯觀景象。作為研究人員之一,來自NASA天文學家Varoujan Gorjian說道:““我們的研究確認了恒星被撕裂后產生灰塵,同時可以借此估算出該星體被撕裂所釋放出的能量到底有多大注”。

    觀測黑洞吞噬星體,飽餐一頓后“打嗝”的現象對于天文學家來說很重要,因為這能為天文學家了解銀河系的形狀和新星體的形成提供一定的依據。

    注解:參考文獻:ZMEscience:Black holes turn stars into spaghetti, devours them, then burp fire.

    • 發表于 2016-09-22 00:00
    • 閱讀 ( 705 )
    • 分類:其他類型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相關問題

    0 條評論

    請先 登錄 后評論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湯依妹兒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華志健 23 文章

    聯系我們:uytrv@hotmail.com 問答工具
  •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久久久久精品国产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