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為何會有左撇子和右撇子之分?科學家有了新說法

    圖像來源:Skitterphoto / Pixabay

    由德國波鴻魯爾大學的生物心理學學家領導的一支國際研究隊伍確認:導致人有左撇子和右撇子之分的并非是人腦,而是人的脊髓。這種差異是通過脊髓中非對稱性基因的表達而產生的,而脊髓中的非對稱性在人出生前就已存在了。

    “這些結果從根本上改變了我們對大腦兩半球非對稱性成因的認知。”

    閑置的手

    和很多人一樣,你可能也曾疑惑過,究竟是什么原因導致了多用左手或右手。同樣地,和很多人一樣,你很可能也想到這和大腦有關,然后用你的慣用手揮了揮便不再思索了。

    目前為止,大多數的研究指向共同的結論。實施于20世紀80年代的超聲波調查表明,子宮中未出生的胎兒在第八周時已經發展出擺動左手或右手的偏好。根據一個不同的研究,嬰兒在第十三周時已發展出明顯的吮吸左拇指或右拇指的習慣。普遍的言論認為,歸根到底是大腦左右半球的基因表現不同——畢竟,是大腦左右半球控制我們的四肢運動。

    發表于eLife雜志上的新研究表明事實并非如此。四肢的移動的確是由皮質運動區發出指令,然后傳達至脊髓,脊髓把指令轉化成行動。然而,在發展早期,脊髓并未和皮質運動區直接聯系——利手現象的出現甚至早于這種聯系的建立。

    這使得研究團隊懷疑利手并非源于皮質運動區,而是源于脊髓。

    更好用的手

    為了驗證該理論,在利手開始顯現時——懷孕的第八周至第十二周,研究人員分析脊髓的基因表現。他們集中觀察負責把運動指令傳遞至四肢的區域。

    通過觀察五個胎兒的脊髓中線粒體的核糖核酸表現和DNA的甲基化進程,團隊發現脊髓左右兩邊的個別基因表現具有不對稱性。

    “我們的發現表明脊髓內的表觀遺傳調控分子機制構成了利手的起端,這意味著我們對人體內大腦兩半球不對稱性的個體發育的認識已發生根本性的轉變。”

    他們說,不對稱性的原因不是遺傳的——相反,他們認為這些不對稱性源于發展和環境因素。種種的因素加在一起,就能導致基因組的個別部分起甲基化作用。當脊髓左右部分產生不同強度的甲基化過程,左右兩邊同樣的基因組最終產生不同的表現。

    目前尚未有足夠的證據證實或反駁該理論。該理論并不能真正地和我們對于利手的認識相吻合,因此在我們重寫醫學教科書前,我們仍需進行更多、帶有更大樣本的研究。

    不過,該理論的確提出了一種可能性:在大腦對利手產生影響前,我們的利手已定形了。正如我們的大腦操縱基因已經選定了的手。

    蝌蚪五線譜編譯自zmescience,譯者 李二寶,轉載須授權

    • 發表于 2017-03-01 00:00
    • 閱讀 ( 735 )
    • 分類:其他類型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相關問題

    0 條評論

    請先 登錄 后評論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湯依妹兒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華志健 23 文章

    推薦文章

    聯系我們:uytrv@hotmail.com 問答工具
  •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久久久久精品国产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