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助餐(網絡圖)
有人笑稱吃自助餐的最高境界是扶著墻進,扶著墻出,意思是餓著肚子到餐廳,在規定時間內把自助餐的“人頭費”吃到夠本再捧腹回家。
這種起源于西餐的就餐方式,受到了極大的歡迎。廚師將烹制好的冷、熱菜肴及點心陳列在餐廳的長條桌上,由客人自己隨意取食,自我服務,十分方便,十分舒適。自助餐距今有1000多年的歷史,它的誕生具備典型的北歐風情,與海盜的生活,也就是維京人的生活密不可分。
維京人又被稱為"北歐海盜",生活在1000多年前的北歐,即今天的挪威、丹麥和瑞典。當時歐洲人更多將他們稱為Northman,即北方來客。維京是他們的自稱,在北歐的語言中,這個詞語包含著兩重意思:首先是旅行,然后是掠奪。維京人以卓越的航海技術先后到達歐洲各地,過著買賣商品或掠奪的生活,他們不但在北海、波羅的海劫掠橫行,更一度騷擾英國、殖民美洲,遠航的足跡遍及整個歐洲。
維京人(網絡圖)
維京人是強悍的戰士,雖然他們的人數較少,但是依靠周密的計劃與出其不意的突襲常常取得成功。在戰斗中他們又表現得異乎尋常的狂熱,悍不畏死。每次戰斗,他們還發出狂吼,更加使他們顯得強大而駭人,被掠奪和侵略的地區,只好乖乖地拿出錢物,拱手獻給維京人。海盜們一旦劫掠到食物便會大擺宴席慶祝勝利。但慶祝勝利的他們,卻總會出現內斗的一幕,原來,狂野的性格使他們異常暴躁,食物分配不均的時候便會大打出手,直到把對手打倒,將食物占為已有。這種內斗的情況讓海盜頭領們惱火不已,因為他們知道,要在各地民眾堅決反抗中維持長期掠奪,必須要保證內部的團結。可他們一直找不到好的辦法。
西元789年,一伙維京海盜洗劫了英國的多賽特郡,這是維京海盜首次染指英格蘭。因為以前不曾受到侵擾,所以這里物資極其豐富,海盜們獲得了巨額財富。這一天,海盜頭領決定慶祝一番,準備舉辦盛大的宴席,犒勞26艘海盜船上的兄弟。
維京人的海盜船(網絡圖)
負責后勤保障的伙夫們緊張忙碌起來:因為有幾百人同時進餐,伙夫們干脆改用大鍋做菜。他們按照傳統的送餐方式,菜一道一道上。可不一會矛盾就出現了,上菜的速度根本跟不上海盜們吃飯的速度,菜上了一道光一道,海盜們開始罵起來。伙夫們緊張極了—這幾百號人如果打起來,那不就是一場小戰爭嘛!就在這時,有海盜跑來報告:前方有當地人組織反抗,正準備向他們的大本營攻過來。海盜頭領并不慌張,他派出一半的海盜前去迎戰,剩下的一半人繼續進餐。
伙夫們挺高興,人少了一半,他們保障起來就輕松多了。可不一會,還嫌上菜太慢的海盜們就與伙夫打了起來。伙夫們不是海盜的對手,但他們也有辦法,干脆“罷工”。海盜們性格粗野,見沒人上菜,干脆自己打開了后廚門。看到一鍋鍋準備好的菜他們不管三七二十一,自己拿著餐具想吃什么就拿什么,反而吃得更加盡興。
自助餐講求自取自用,方便快捷。(網絡圖)
由于事先準備的食材很多,中途又撤走了一半的人,盡管眾海盜們狼吞虎咽,個個吃得肚子溜圓,菜還是剩了許多。更重要的是,海盜們沒有發生搶食而打架的現象。海盜頭領是個聰明人,他看到這一幕,立刻想到,以后掠奪收獲越來越多,聚餐的機會也會越來越多,以后不如每次聚餐時都多做一些,同時減少繁冗的用餐禮節和規矩,眾弟兄隨意取食。這樣一來就不會因為菜上得慢,或是好菜分不均而打架了。他立即找來伙夫,交待以后聚餐就照此辦法,并將這種聚餐方式命名為“便餐”,意為隨便可以吃的意思。就這樣,自助餐的雛形就誕生了。因為這種吃法既能防止打架,又十分便捷,因此很快在海盜中流傳起來。后來,海盜們上了岸,經常在餐館中聚餐,他們依然討厭那些用餐禮節和規矩,只要求餐館將他們所需要的各種飯菜、酒水用盛器盛好,集中在餐桌上,他們便肆無忌憚地暢飲豪吃,吃完不夠再加。
后來,熱衷于沙龍聚會的法國波旁王室推廣了這種“便餐”形式,將原本“草莽”的聚餐方式轉變為上流社會的時尚。二戰時,自助餐形式被廣為引入到美軍后方駐地的軍用食堂,后來,在社會上流行開來,并漸漸起名為自助餐。
自助餐發展了近千年,如今早已改頭換面,但許多地方還能看出“海盜風”。比如歐美許多地方都有名為“海盜”或“船長”的自助餐廳。在俄語中,“自助餐”一詞干脆就叫“瑞典桌子”,直接道出了這種吃法的源頭。值得一提的是,熱衷于各種自助餐的瑞典人還曾在其首都斯德哥爾摩擺下了一張長達730米的自助餐桌,結果吸引了10萬名食客。如今許多正宗自助餐都有現場烤肉表演,菜色也以燉、燜、煮、烹為主,究其原因,也是當年維京海盜“粗放式”烹飪的遺風。
參考資料:《初中生學習(高)》 2011年04期 海盜的故事 宇鵬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