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降落傘跳下飛機……誰都知道這糟透了,因為很有可能就一命嗚呼了!但是,如果你必須從飛機上跳下來,而且這架飛機離地面幾千米,在自由下落中幸存幾率有多少?
孤獨一擲
首先,我們希望這種情況永遠不會發生。如果有降落傘,可能還有一線生機。但如果沒有降落傘,而跳下飛機是唯一選擇,那該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在地面上尋找大海或河流等有水的地方,然后嘗試瞄準目標。假設一切做得完美,那么生存幾率是多少?
緩沖物體
在跳下之前,首先找到一個大物體,緩沖一下即將來臨的自由落體,最好能將自己包裹成一團。緩沖物體能吸收掉一部分人體掉落時的動能,使生還成為了可能。

例如,南斯拉夫空姐Vesna Vulovi?由于DC-9飛機發生爆炸解體,她不得不從約10,160米飛機上跳下,她奇跡般地活下來了,還被列入世界吉尼斯紀錄。當時,她位于飛機的尾部,被擠在餐車和另一位機組乘員之間。由于離爆炸中心較遠,她連人帶椅被爆炸氣浪掀出飛機。由于落地點有著厚厚的雪,并且航空座椅為她緩沖了很多力量,她奇跡般地生還了。有趣的是,她昏迷醒來的第一件事是要一根香煙!
終端速度
從正常巡航高度的飛機上自由落下,個體最后會達到一個恒定的速度,這個速度就叫做終端速度。此時,個體的重力與空氣阻力相等,速度不再增加。正常的跳傘者從飛行高度約為一萬米左右的民航飛機上跳下,那么跳傘者的終端速度大約為54-58米每秒。
如果人以這樣的速度墜入海中,就跟撞水泥地是差不多的。雖然水沒有水泥地那么硬,但它有表面張力,這就是為什么水有聚集在一起的傾向。同時,這意味著水會對位于其表面的物體施加力的作用。

入水姿勢很重要
由于我們談論的是一個人(相當大的質量)從數千米的高空落下,在接觸水面那一刻沖擊力將是巨大的。這種力受兩個因素的影響:物體的質量以及物體與水的接觸面積。質量是一定的,但接觸面積是可以改變的。
假設有這樣一個姿勢,使承受巨大沖擊力的身體接觸面積最小。例如,用腳先觸水的姿勢,或者就像跳水運動員那樣以頭朝下的姿勢。當然這樣的姿勢會使撞擊速度稍稍增加,因為身體呈流線型可以減少空氣阻力。
一旦沖破水面后,速度會急劇下降。事實上,超快的速度變化,產生的力會超出人體承受范圍。人類在短時間內有可能承受住100G的減速度。例如,在2003年,賽車手Kenny Br?ck發生了一起賽車運動中最大的事故,當時測得的減速度為214G。不過,他最終生還了。從飛機跌落的情況來看,至少在300G左右,正常人類是無法承受住的。

在如此巨大的沖擊力下,將導致身體內部的大出血,損壞重要器官,造成致命傷害。
總而言之,無降落傘跳出飛機,生存機會渺茫。然而,別無選擇時,尋找緩沖物,選擇江河湖海等有水或有厚雪的地方,并且下落姿勢到位,或許還是有生還的機會。
文章首發:怪羅網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