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奶很多人都喜歡。我們常吃的杯裝酸奶,錫紙蓋上常會凝結出一層濃稠的物質,有人稱其口感佳、營養高。這是真的嗎?酸奶杯蓋上的這一層“乳”是怎么形成的呢?不“舔”就浪費了嗎?

針對這些問題,科信食品營養信息交流業務部主任阮光鋒和健康管理機構營養師董洋為你來解答。
蓋上有沒有這一層“乳”,與酸奶的制作工藝有關
阮光鋒介紹,杯裝酸奶按加工方式分為凝固型酸奶和攪拌型酸奶兩類。這兩種酸奶在營養價值上沒有差別,最大區別在于酸奶制作時,“發酵”和“灌裝”這兩項工序進行的先后順序。
1、凝固型酸奶的發酵過程是在包裝容器中進行的,例如我們平時吃的老酸奶。
制作時,將加入了乳酸菌的原料奶直接灌裝到杯中,使酸奶的發酵過程在杯子里完成,期間不會再對酸奶進行其他加工,最終會形成一個整體。
這種酸奶通常呈“塊狀”“膏狀”,表面細膩滑爽,質地比較“厚實”,因此吃的時候一般需要用勺子挖著吃。
2、攪拌型酸奶較為常見,我們平時喝的大部分杯裝酸奶都屬于這一類。
在制作過程中,會將這類酸奶在較大的發酵罐中進行發酵,期間不斷地對酸奶進行攪拌,待發酵完成后再進行灌裝。
這種酸奶是比較稠的液體,流動性比較強,看上去“黏糊糊”“軟趴趴”的,可以用勺子挖著吃,也可以用吸管吸著喝。
兩位專家均認為,只有攪拌型酸奶的杯蓋上會有一層“乳”。在酸奶運輸過程中,攪拌型酸奶質地較軟、流動性強,難免會在杯里晃來晃去,其中的一部分酸奶就會被“甩”到蓋子上,并且粘在上面。相比之下,凝固型酸奶由于其整體呈塊狀,通常蓋子上比較干凈,不會粘附太多的酸奶。

酸奶蓋上的“乳”是否營養更豐富?
專家表示,“不舔酸奶蓋就浪費了酸奶的精華”這一說法有些夸張了。就攪拌型酸奶杯蓋上這層“乳”的成因來說,本質仍然只是杯中的酸奶,其營養和杯中余下的酸奶沒有差異。由于它的水分含量較少,粘稠度更高一些,因此口感更為香醇。
飲用酸奶的常見誤區
大家都知道酸奶中富含益生菌,有促進消化的作用。對此,董洋提醒,關于酸奶的飲用有以下兩個常見的誤區。
1、酸奶中的益生菌對于健康有一定益處,但其作用有限。
喝酸奶時,菌種都會經過人體的消化道,但并不會定殖在我們的腸道中;即便少部分菌種留下來了,它們成功存活的數量也很低。因此,想要通過喝酸奶來增強體內益生菌的數量是不科學的。
2、進餐后再喝酸奶來促進消化的做法不科學。
酸奶確實有一定促進消化的作用,但是,進餐后人體已經處于飽腹狀態,再喝酸奶可能會感覺更撐。
因此,日常生活中,大家可以選擇其他時間段來飲用酸奶,長期堅持喝酸奶能夠改善人體的消化功能,有助于保持身體健康。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