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一段時間,網絡上流傳了一段視頻~
大概情況是,車主路遇以索要“喜煙”為名,實則涉嫌攔路搶劫的歹人,車主拒絕以后,對方阻攔車主離開,并且打砸車主的車輛。而最后車主在全程報警的情況下,撞了對方。
那么問題來了,這么做,是否屬于正當防衛?
正當防衛是如何判定的?
在咨詢了律師朋友之后,蔥哥來給大家簡單講一講:
在正當防衛的解釋中,對方正在行兇,而且威脅到了車內人員的人身和財產安全,這個很關鍵!不過很可惜,上面的視頻來自車載記錄儀的視角,暫時無法準確判斷出對方施以威脅的程度。

還有一個重要概念就是,所針對的必然是不法侵害人。也就是說,正當防衛是不可以對無關人員造成傷害的。比如說在視頻中,如果車主撞到了圍觀群眾,還是要負相關責任,那么事件的性質可就變了。
稍不冷靜,就很有可能就變成防衛過當,這就要負法律責任了!
什么是防衛過當?
在對不法侵害人采取防衛行為以后,不法侵害人失去威脅的情況下,不可繼續采取防衛行為,同時防衛行為不可明顯超過正當限度,否則就轉成防衛過當甚至故意傷害了,這一點至關重要。
視頻中的后段也不夠完整,如果車主只撞了一下后停止撞擊,那么此時車主有可能就屬于正當防衛,假如他在對方沒有威脅能力的情況下再次撞向對方,那么就是相反的結果。
事件后續?
當地警方的官方微博給出了這個事件的后續結果:
根據通告來看,攝像車車主被其他三人的行為所驚嚇,誤踩油門,暫時以交通事故案件處理;(這個解釋我給99分)
而強行索要“喜煙”、以及砸車的幾人則被公安機關立案查處。性質的差別相信小伙伴們心里都有數了。

遇到這種情況該怎么辦?
人身安全受到威脅,我們應該怎么做才能保護好自己?蔥哥來告訴你!
首先,我們應該提高警覺性,類似的危險雖然屬于突發,但依然可以提前判斷出來,比如盡量少走偏僻的鄉間小路。
如果碰上攔車搶劫了,先爭取在對方還沒有將道路兩頭完全堵死的情況下,盡最大可能駕車離開。
如果遇到阻攔無法擺脫,則要多依靠手邊能記錄影像的裝備(手機、記錄儀)拍攝下對方正在行兇的場面;千萬不要下車與對方發生正面沖突,鎖好門窗,此時坐在車里會更安全,然后迅速手機報警,并保留相關證據(行車記錄儀、手機的音頻、視頻等)。

Tips
對于沒有自動落鎖功能的車輛,蔥哥建議上車就養成手動鎖車門的好習慣。有些車,還可以通過遙控鑰匙或者行車電腦,來設置中央門鎖的開啟方式,是一鍵全開還是分別開啟。

出門在外,難免會遇到一些摩擦,甚至意外和突發事件,小伙伴們一定要注意自己的安全,學會用法律范圍內合理的手段保護自己。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