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美國一直積極發展導彈防御系統,很多人認為中國的彈道導彈在“密不透風”的監控與攔截體系下很難實現突防并打擊美國本土。然而,事實果真如此嗎?

圖注:火箭放在武裝運輸車上,霸氣側漏
美國用于本土彈道導彈攔截的主要手段為國家導彈防御系統(National Missile Defence System,簡稱NMD)。該系統是一套極其復雜的作戰體系,組成部分包括天基預警衛星系統、陸基遠程預警雷達、海基遠程預警雷達、陸基中途防御系統等(此前美國空軍還發展過以波音747客機為平臺的AL-1A空基激光攔截系統,但后來該系統停止發展)。外界所熟知的“中段反導攔截”,即為NMD系統下的一個主要作戰單元。目前,NMD的中段攔截單元主要部署在阿拉斯加州,這一地點非常值得討論——一枚遠程彈道導彈如果從中國本土向美國本土發射,使用相對距離較短的北極彈道時阿拉斯加恰好位于該彈發射后的彈道軌跡中點附近,一旦突破來自阿拉斯加的攔截則幾乎可以判定導彈必然會命中預定打擊區域。那么,部署在阿拉斯加的NMD中段攔截系統,攔截成功率如何呢?

圖注:美國反導示意圖
很遺憾,NMD的攔截效率實在不讓美國人放心。根據統計,NMD的中段反導系統從2002年到2015年總共進行了11次模擬攔截試驗,其中有6次未能摧毀模擬目標,也就是說攔截成功率不到一半。也就是說,如果要確保對單個彈頭的攔截成功,至少要發射兩枚攔截彈。目前中國新一代的東風-5C型洲際彈道導彈可以搭載多達10個分彈頭,換句話說如果東風-5C在釋放分彈頭后才被NMD發現,那么美軍就不得不發射多達20枚以上的攔截彈進行攔截。美軍目前擁有多少枚隨時可供使用的攔截彈姑且不提,僅發射通道數量就決定了攔截不可能完全成功——畢竟,目前NMD的中段攔截系統發射單元還不到兩位數。由此來看,NMD焉有能夠攔截得住中國導彈的能力。

圖注:反導試驗
而如果再考慮到其他核彈頭搭載工具,美國就更無從談及攔截中國核彈頭的問題。目前中國除了陸基戰略導彈外還擁有數艘094型戰略核潛艇,該型潛艇可搭載12枚巨浪-2彈道導彈。與陸基平臺相比,戰略核潛艇可以深入廣袤的大洋擇機發射,因此雖然巨浪-2在射程上不如陸基戰略導彈,但同樣能夠具有威脅美國本土的能力。如果094型潛入西太平洋發射巨浪-2,那么沿赤道彈道飛行巨浪-2事實上就等于避開了在阿拉斯加部署的NMD,即便中段攔截系統能百發百中也無濟于事。此外,目前中國還在發展高超音速飛行器,這種飛行器具有與戰略導彈接近的航程和速度、同時又在機動性和部署靈活性上超越了戰略導彈。目前中國尚未進行高超音速飛行器與核彈頭結合的試驗,但毋庸置疑高超音速飛行器本身就是核彈頭的理想載具。如果中國將這種武器組合實戰化,那么美國就更無從談起攔截中國的核彈頭了。
應該承認的是,NMD近些年來也取得了一些進展,使得其作戰能力實際上得到了提升。然而“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在NMD發展的同時,中國也在發展新型彈道導彈等核武器載具,這使得美國在技術方面的優勢迅速縮減甚至蕩然無存。任何認為美國因擁有世界上頂尖的導彈攔截系統就片面認為中國核武器難以突破美國攔截,這種想法既低估了中國武器的水平,也沒把反導作戰的難點放在眼里。現代戰爭是體系對體系的戰爭,任何無視一方的體系水平而只關注另一方的體系能力,只能造成對結果的誤判。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