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托拉斯法有助于保護消費者免受壟斷反托拉斯法或競爭法的概念可追溯到早期羅馬人,他們制定了《朱麗葉法》,規定任何阻礙船舶運送糧食的企圖都將受到嚴厲的懲罰。歷史上,世界各地都曾實施過類似的法律,U、 美國的反托拉斯法是以1890年的謝爾曼法案和1914年的克萊頓法案為基礎的。在歐洲大部分地區,歐洲聯盟(EU)是反托拉斯委員會。事實上,歐洲競爭法是由所有歐盟成員國通過的名為《歐洲共同體條約》(Treaty of the European Community)的法律概述和管理的,也被稱為羅馬條約。美國歷史上反托拉斯法的一個最近的例子是1998年微軟提起的反托拉斯訴訟,該訴訟稱該公司違反了競爭法,將其操作系統與自己品牌的瀏覽器捆綁在一起,這就自動將公司定位為瀏覽器市場的壟斷地位,僅僅是因為每一個購買個人電腦的消費者都擁有瀏覽器軟件。2000年4月,一位聯邦法官裁定,該公司通過這些行為操縱了瀏覽器市場,有趣的是,一部名為《反托拉斯法》的反托拉斯電影僅僅一年后就首映了,影片描述了一家由演員蒂姆·羅賓斯(Tim Robbins)飾演的首席執行官領導的大型軟件公司,影評人和影迷都認為這家軟件公司和影片的主角與微軟及其創始人比爾·蓋茨非常相似。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