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精選了一下網友答案:
···································^^····································
截至2018年底,全國具有證券期貨相關業務資格的會計師事務所(以下簡稱證券資格會計師事務所)共40家,約占全國會計師事務所總數的0.5%。證券資格會計師事務所分布在11個省市,主要分布在北京(22家)、上海(5家)、江蘇(3家)、天津(2家)和浙江(2家),福建、廣東、湖北、四川、山東和陜西各1家。
2018年度,全國證券資格會計師事務所收入總額為458.8億元,較上年度增長8.8%,約占全國注冊會計師行業總收入的57.9%。其中,審計業務收入為420.3億元,較上年度增長4.6%,占收入總額的91.6%;證券業務收入為136.5億元,較上年度增長11.5%,占收入總額的近30%。
截至2019年5月底,全國證券資格會計師事務所合伙人共3,821人,平均每家為95人,按2018年度業務收入計算的合伙人人均業務收入為1,200萬元;證券資格會計師事務所注冊會計師共29,953人,超過全國注冊會計師總人數的四分之一,平均每家為749人,按2018年度業務收入計算的注冊會計師人均業務收入為153萬元。
2018年度,證監會共對6家會計師事務所及其注冊會計師進行了6家次、14人次的行政處罰,對24家會計師事務所及其注冊會計師采取了79家次、148人次的行政監管措施。
截至2019年4月30日,按期披露審計報告的上市公司共3,622家,其中主板1,938家(包括B股17家)、中小板929家、創業板755家。
(一)市場集中度
市場集中度指行業中按照某個指標排名前列會計師事務所的數據占整個行業的份額。2018年度,按照收入總額、證券業務收入、客戶數量、客戶總市值、客戶總資產計算的市場集中度CR8分別為58.3%、62.8%、61.6%、68.1%和89.8%,較2017年度均有小幅下降。與歐美等發達市場相比,前四項集中度相對較低,后一項接近國際水平。國際四大中國內地成員所(以下簡稱四大成員所)的客戶數量雖然只占總體的6.7%,卻因客戶主要是行業龍頭上市公司,按照客戶資產總額計算的份額高達82.6%,按照收入總額、證券業務收入和客戶總市值計算的份額也分別達到35.2%、34.6%和40.4%。
(二)審計收費
1、審計收費基本概況
2018年度,上市公司年報審計收費共計59.9億元,均值為165.4萬元,均值較2017年度增長6.5%。審計收費排名前十的會計師事務所審計收費合計為44.9億元,占全部上市公司審計收費的75.0%。其中,四大成員所審計收費總額為21.5億元,占全部上市公司審計收費的35.9%,較2017年度略有上升。
2、審計收費區間分析
審計收費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年報審計市場的競爭狀況。從年報審計收費區間看,審計收費在2,000萬元以上的上市公司共22家,主要分布在金融、能源和建筑等行業,21家為四大成員所的客戶。在500萬元(含)至2,000萬元的審計收費區間內,四大成員所與國內其他所相比仍具備較大優勢。在100萬元以下的審計收費區間內,四大成員所涉足較少,基本由國內其他所承做。2018年度上市公司審計收費區間分布如下表所示。
轉載自:會計雅苑公眾號
·······································································
我們精選了一下網友答案:
你是問的如何看財務審計報告嗎? 請參考如下中華會計網資料: 審計報告的作用在于從法律的角度實施鑒證,證明會計報表的公允性、準確性,相對于會計報表而言,來自于公司外部的審計報告十分有助于投資者評判會計報表的質量,為投資者提供決策參考。 所謂審計報告,根據《獨立審計具體準則第7號——審計報告》的解釋,是指注冊會計師根據獨立審計準則的要求,在實施了必要的審計程序后出具的,對被審計單位年度會計報表發表審計意見的書面文件。 注冊會計師出具的審計報告一般為簡式審計報告,有標準格式,分四種類型:(1)無保留意見審計報告,即注冊會計師在順利實施了必要的審計之后,認為被審計單位會計報表的編制合法,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地反映了被審單位的財務狀況,會計處理方法遵循一貫性原則;(2)保留意見審計報告,即注冊會計師經過審計之后,承認已審計單位會計報表,從整體來說,是公允的,但在個別的重要會計事項持保留意見;(3)否定意見審計報告,即注冊會計師認為被審單位會計報表嚴重失實或會計處理方法的選用嚴重違反有關法規;(4)拒絕表示意見審計報告,即注冊會計師在審計過程中,由于受到種種限制,不能實施必要的審計程序,無法對會計報表整體反映發表審計意見。 一般情況下,無保留意見審計報告表明公司報表的可靠性較高。否定意見的審計報告說明公司的報表無法被接受,其報表已失去其價值;拒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說明公司經營中已出現重大問題,報表基本不能用。這兩種類型的審計報告比較少見。而根據有關規定,存在下述情況之一的,應該出具保留意見審計報告:(1)個別重要財務會計事項的處理或個別重要會計報表項目的編制不符合《企業會計準則》及國家其他有關財務會計法規的規定,被審計單位拒絕進行調整;(2)因審計范圍受到重要的局部限制,無法按照獨立審計準則的要求取得應有的審計依據;(3)個別重要會計處理方法的選用不符合一貫性原則。可以看出,被出具這種審計報告的公司報表有一定的問題。 如在天津磁卡(600800)2001年年度報告中,由注冊會計師出具了有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報告指出了天津磁卡在2001年有兩筆占其年度主營業務利潤過半數的、大宗的關聯方之間的買賣。盡管該公司在年報的“重要事項”中也承認了這兩筆交易是典型的關聯交易,但由于占年度主營業務利潤比例較高,而到2002年度公司又不再對該關聯方存在控股權,那么,今后是否能會如此順當地將產品銷出,注冊會計師此時就通過審計報告中用有保留意見的說明段,提醒投資者,對這一情況需要引起格外注意。可見,這比中小股東聽上市公司自己的闡述更有說服力,更能引起重視。因為這是會計信息的守護神,替中小股東把好了關。
···································^^····································
原始單據是進行財務審計的主要對象,一些違法違紀問題就是審計人員通過對原始單據仔細審查后發現的。村級財務實行鄉鎮農經站代管后,財務收支實行報帳制,因此,對原始單據進行帳前審查又成為農村財務審計的一項常規性工作。 對收入類原始單據進行審查,應重點放在收入不報帳問題上。其主要表現在: 1、截留收入或一部分收入不報帳。其主要特點就是被截留的收入在帳上根本沒有,使審計人員無從查起,很難查出。 2、偽造收入單據。就是通過將原始收入單據銷毀,再重開小于原收入金額的單據報帳的辦法,逃避審計。這樣一筆收入在村干部和交款人處就有兩張不同金額的單據。 3、收入單據報帳但數字有誤。 對支出類原始單據的審查 1、審查原始單據。原始單據分外來原始單據和自制原始單據兩種。審查外來原始單據要注意7個方面:(1)看是否跨行業使用發票;(2)看發票是否名稱模糊,用途不清,數量、單價、單位、型號、規格等全不全;(3)看發票上開支事項是否有開支理由或來源;(4)看發票上有無日期,是否跨月跨年度報銷;(5)看發票上大、小寫金額是否一致,合計金額是否正確;(6)看發票上有無售貨單位公章和售貨人章;(7)看發票上開支金額是否超常無偏見。審查自制原始單據要注意三個方面:(1)看單據上是否有支款單位公章、支款人章、簽字或摁手印;(2)看單據上大、小寫金額有無涂改、填加痕跡;(3)看單據上開支內容是否籠統、模糊不清。 2、審查單據報帳情況,對支出原始單據也要嚴格復核其報帳情況,以防在報帳環節上違規操作。如人為增加報帳金額,造成現金“長款”等。 3、審查單據實際開支情況。
·······································································
我們精選了一下網友答案:
···································^^····································
天津市審計局在全市審計“一盤棋”中科學謀劃2019年全市財政審計工作,以大數據為牽引,以統籌為支撐,同步組織實施市級財政預算執行審計、市級部門預算執行審計、區級財政決算審計、區級財政預算執行審計和區級部門預算執行審計,以“五審合一”的新型審計方式實現對全市財政資金的分配、管理和使用績效情況,以及全市1073家一級預算單位財政政策落實效果的同步立體化監督。
一是抓數據,夯實審計實施基礎。建設審計監督“一張網”。扎實做好市、區兩級數據采集、轉換、存儲、管理、共享的全程管理工作。以統一結構格式建成財政預算執行等9個行業規劃庫,橫向破除相關業務數據壁壘 ,縱向打通市區兩級財政數據、市級財政數據與市級預算財務數據、區級財政與區級預算部門財務數據斷點,為“五審合一”提供數據基礎。
二是抓組織,組建審計“大兵團”。打破市、區、部門界限,重構市、區兩級財政審計組織方式,將獨立作戰統籌為“大兵團”作戰,抽調市級審計機關財政、事業、數據、法規、審理等相關處室及區級審計機關業務骨干,組成127人的“多專業”“多兵種”審計項目組,采用“1+N”方式組織管理,即1個數據綜合分析小組和16個現場審計小組,扁平管理統籌推進。
三是抓方案,繪制審計作戰藍圖。圍繞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在數據分析、審前調查的基礎上,統籌市級預算執行與同級部門預算執行審計內容,統籌區級財政決算與區級財政預算執行審計內容,統籌區級預算執行與同級部門預算執行審計內容,梳理合并減少同質化審計事項,編制統一審計工作方案,從源頭避免重復審計。同時,在審計工作方案中設置必審事項和自選事項進行統籌,既體現全市審計重點又體現各區區域特點。
四是抓模型,打造審計監督利器。利用審計署下發的《審計常用定性表述及適用法規向導》,結合天津實際制定常見審計問題清單。對照審計方法和數據基礎,逐項整理問題清單,形成審計問題思路清單,進而建造審計模型,投入審計現場驗證,“可用”“好用”的審計模型固化嵌入審計監督“一張網”,為一線審計打造監督利器,實現對預算項目執行、非稅收入收繳、賬戶備案管理、惠農資金使用等重要審計事項的一鍵式批量審計和跨部門數據審計。
五是抓創新,提高審計現場效率。為提高疑點分發、核實上傳工作效率,使用數據文件管理工具,在項目中部署服務器,參審人員安裝客戶端,方便多種屬性多種格式數據零轉化傳輸,暢通數據綜合分析小組與現場審計小組間疑點推送、結果反饋渠道。為提高疑點核實后匯總效率,編制自動分類腳本程序,代替核查疑點后的人工分類,實現對相關數據的及時抓取、疑點篩查、準確分類、及問題自動歸集,解放審計現場勞動力,提高審計效率。
六是抓實施,保障審計項目質量。對各區實施全面指導、流程管理、成果共享。一是上下聯動。審計工作方案中的必審事項現場核實工作以市局為主區局為輔,審計結果必須反饋;自選事項現場核實工作以區局為主市局為輔,有問題反饋。二是編發審計指引。定期匯總解答各審計組提出問題,細化審計內容,明確審計方法。三是集中審理統一召開業務會。審中,集中召開審計業務會,研究重大問題、共性問題定性,集中審理現場審計資料,把關審計質量。四是成果共享。審后,審計人員對審計事項進行分類匯總,同時出具多份審計報告。
七是抓整改,深化審計工作成果。開發審計整改管理系統,對審計整改問題是實行掛銷號管理。依托審計監督“一張網”,以殺“回馬槍”的方式進一步檢驗審計對象的整改情況,利用“大數據技術+宏觀管理理念”,做好審計查出問題整改報告、公告、責任追究和跟蹤檢查等工作,推動督促相關部門高質量整改,做實審計整改“閉環”。及時梳理上報整改難點、政策堵點和制度盲點,為各級黨委、政府提供決策依據。
來源:天津市審計局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