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精選了一下網友答案:
···································^^····································
來源:深圳證監局、投行那些事兒
有“上市公司之都”美譽的深圳近期官方重磅公布了會計監管情況,其公布的各項指標都有非常重要的風向標意義。與上年相比,有兩家會計師事務所業務變化非常劇烈!
其中:瑞華業務承接量由59家驟降至2家!正中珠江則由11家驟降至1家!瑞華近幾年來頻頻被處罰和調查,包括:1、因遼寧振隆特產IPO造假被處罰;2、因勤上光電年報造假被處罰;3、因海南亞太審計報告存在虛假記載被處罰;4、因華澤鈷鎳造假被處罰;5、因湖南千山制藥年報審計未勤勉盡責被調查;6、因康得新造假被調查。
而正中珠江,則僅是因為一單臭名昭著的康美藥業就深陷泥潭、徹底沉淪!
截至2020年6月30日,深圳轄區304家上市公司、22家證券公司、30家基金公司、14家期貨公司均披露了2019年審計報告,457家新三板掛牌公司中437家披露了2019年審計報告。本期對上述公司會計師事務所年報審計項目集中度情況、審計收費情況、審計機構變更情況以及年報審計意見情況進行統計分析,以加強對會計師事務所從事深圳轄區證券服務業務的了解,共同推動深圳轄區審計市場的發展。
(一)審計項目集中度情況
從會計師事務所承接轄區年審項目數量來看,深圳轄區上市公司2019年年報共由31家會計師事務所審計。立信(47家)、大華(44家)、天健(38家)、致同(17家)、容誠(16家)、天職國際(14家)、信永中和(13家)、亞太(集團)(12家)、普華永道中天(11家)、安永華明(11家)在深圳轄區執業數量均超過10家,合計承接223個項目,轄區占比為73.36%。
與上年相比,瑞華和廣東正中珠江業務量變動幅度最大,瑞華業務承接量由59家降至2家,廣東正中珠江由11家降至1家。
1 圖表中,左列為 2018 年數據,右列為 2019 年數據。
從會計師事務所承接轄區年審項目總資產來看,前十名會計師事務所年審項目總資產合計為273,738.00億元,占轄區上市公司資產總額的98.36%。其中普華永道中天的年審項目資產總額及項目平均資產總額均位居第一,年審項目資產總額為135,279.95億元,德勤華永和畢馬威華振位居其后。國際四大所年審項目資產總額合計253,238.20億元,占比90.99%。六家國內所年審項目資產總額合計20,449.80億元,占比7.37%。轄區內大型上市公司年審業務多集中于國際四大所,國內所平均資產規模差異較大。國內所項目平均資產最大的是信永中和,為521.53億元,最小的是大華,為59.32億元。
(二)審計收費情況
在審計收費方面,深圳轄區披露2019年年報的304家上市公司審計收費共計6.12億元,較上年5.61億元上升9.09%,平均收費為201.43萬元,較上年196.02萬元上升2.76%。
從審計項目收費變動看,深圳轄區有31家上市公司2019年年報審計收費較2018年有所下降,占比10.20%;122家上市公司2019年年報審計收費較2018年基本持平,占比40.13%;131家上市公司2019年年報審計收費較2018年有所上漲(部分新上市公司未披露 2018 年和 2019 年審計收費情況),占比43.09%。整體來看,年報審計收費呈現出上漲趨勢。
12家會計師事務所在深圳轄區年審執業收費超過1,000萬元,分別為普華永道中天、德勤華永、大華、立信、天健、安永華明、致同、信永中和、畢馬威華振、亞太(集團)、容誠和天職國際。其中容誠和天職國際在轄區年審執業收費首次突破1,000萬。上述12家事務所合計收費5.40億元,占轄區總收入比例為88.24%。
從項目平均收費來看,國際四大所占據了前四的位置,收費標準整體高于國內所;國內所項目平均收費多為100萬至200萬間,其中容誠和天職國際項目平均收費相較于其他國內所較低,分別為79.38萬元和74.14萬元。從單個項目業務收費看,深圳轄區上市公司年報審計收費超過1,000萬元的共8家,分別是中國平安(普華永道中天)、招商銀行(德勤華永)、順豐控股(普華永道)、萬科(畢馬威華振)、中集集團(普華永道中天)、工業富聯(普華永道中天)、招商蛇口(德勤華永)和平安銀行(普華永道中天)。其中招商蛇口和平安銀行年報審計收費首次超過1,000萬元。
二、上市公司審計機構變更情況
截至2020年6月30日,轄區共有95家上市公司變更了2019年年報審計機構,涉及25家會計師事務所,與2018年相比,變動幅度較大。被更換的會計師事務所中,瑞華(59家)、廣東正中珠江(9家)、立信(7家)、大華(5家)4家所占比84.21%;新承接項目的會計師事務所主要有天健(17家)、容誠(14家)、致同(10家)、大華(8家)和立信(7家),5家所占比58.95%。
2019年轄區上市公司年審換所數量較2018年(34家)增長179.41%。換所原因主要涉及以下五點:
一是受前任審計機構重大審計風險事項影響,如前任審計機構是瑞華所、正中珠江所的分別是59家、10家,占換所總家數的72.63%;二是原審計團隊加入新所;三是因上市公司風險較高導致換所;四是上市公司聘請專業能力更強的審計機構;五是受疫情影響原審計機構無法完成審計。
三、上市公司2019年年報審計意見情況
(一)非標準無保留審計意見基本情況
從審計意見類型看,深圳轄區304家披露年報的上市公司中,年審意見為非標準無保留意見的公司為18家,較去年增加1家,占全國非標準無保留意見公司總家數(264家)的6.82%,占比較去年有所下降。其中審計意見為無法表示意見的2家,較去年減少4家;保留意見共計8家,較去年增加5家;帶強調事項段的無保留意見共計8家,與去年持平。
*ST中華連續七年被出具帶強調事項段的無保留意見,全新好連續三年被出具帶強調事項段的無保留意見、新綸科技、聯建光電、珈偉新能連續兩年被出具帶強調事項段的無保留意見;*ST北訊連續兩年被出具無法表示意見。
(二)非標準無保留審計意見內容情況
1.強調事項
全新好、新綸科技、國民技術、珈偉新能和東旭藍天5家公司被出具了帶強調事項的審計報告。強調事項內容主要包括應收賬款可收回性不確定、定期存款按期收回存在不確定性、利潤主要來源于非經常性損益、被證監會立案調查等。
2.與持續經營相關的重大不確定事項
*ST九有、聯建光電和*ST中華3家公司被出具了帶持續經營相關的重大不確定事項段的審計報告,審計報告中披露的導致持續經營能力存在重大不確定性的原因主要包括:公司凈資產數出現負數、盈利狀況較差、資產重組等。
3.保留意見所涉事項
*ST同洲、*ST兆新、*ST奮達、*ST索菱、迪威迅、世紀星源、*ST飛馬和*ST赫美8家公司被出具了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保留意見所涉事項主要包括無法獲取充分適當的審計證據以確定其對財務報表的影響、被證監會立案調查等。
4.無法表示意見所涉事項
騰邦國際和*ST北訊2019年度被出具了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所涉事項主要是內控失效、持續經營存在重大不確定性、合并財務報表范圍及審計范圍受限、訴訟事項未決等。
(三)內控審計意見情況
在內控審計方面,截至2020年6月30日,深圳轄區有79家主板上市公司、82家中小板上市公司、44家創業板和3家科創板上市公司披露了內控審計(鑒證)報告,較去年的182家上升14.29%。
從內控審計意見類型看,*ST兆新、*ST奮達、迪威迅、*ST科陸、*ST飛馬、*ST赫美6家公司內部控制被出具否定意見;新綸科技內部控制被出具保留意見;世紀星源、東旭藍天、威華股份和全新好內部控制被出具帶強調事項段的無保留意見;其他上市公司的內控審計報告均標準無保留意見。
四、深圳轄區上市公司2019年度審計報告關鍵審計事項披露情況
截至2020年6月30日,深圳轄區共301家上市公司的2019年度審計報告披露了關鍵審計事項3,數量總計677項,平均每份審計報告約為2.25項,與2018年的2.24項基本持平。
從會計師事務所分類看,平均每家會計師事務所上市公司關鍵審計事項數量介于1.67項至3.29項之間,31家會計師事務所中有19家關鍵審計事項的平均數量低于總體均值2.25項。
從單份審計報告看,關鍵審計事項的數量從1項至5項不等,其中181份審計報告披露了2項關鍵審計事項,占比60.13%;73份報告披露了3項關鍵審計事項,占比24.25%,較上年占比均有所下降。2019年審計報告中有5項關鍵審計事項的上市公司有4家,較2018年新增3家,分別是*ST美麗生態、亞聯發展和英威騰。*ST同洲連續兩年有5項關鍵審計事項。
從行業分類來看,平均每個行業上市公司關鍵審計事項數量介于1項至2.75項之間,其中金融業的平均關鍵審計事項連續三年最高,且連續三年呈下降趨勢(2017年為3.43項、2018年為2.88項);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的平均關鍵審計事項為1.67項,低于其他行業。
從關鍵審計事項性質分類來看,關鍵審計事項數量最多的前4項與2018年、2017年相同,分別為收入確認、金融資產減值、商譽減值和存貨的可變現凈值類,共計550項,占比81.24%。與2018年相比,收入確認類的關鍵審計事項占比由32.80%上升至34.38%,而金融資產減值、商譽減值和存貨的可變現凈值類的關鍵審計事項占比均呈現出下降的趨勢。金融工具估值和長期股權投資類的關鍵審計事項數量較上年有較大幅度的上漲。
【深圳轄區新三板掛牌公司2019年年報審計情況】
一、會計師事務所年報審計項目承接情況
(一)審計項目集中度情況從會計師事務所承接轄區新三板掛牌公司年審項目情況看,深圳轄區新三板掛牌公司2019年年報審計共涉及37家會計師事務所。其中大華、亞太(集團)、天健、上會、大信在深圳轄區執業數量均超過20家,合計承接220個項目,占轄區已披露2019年年報公司比例50.34%(截至2020 年 6 月 30 日,轄區有 13 家新三板掛牌公司尚未披露 2019 年年報)。
(二)審計收費情況
在審計收費方面,深圳轄區披露2019年年報的437家新三板掛牌公司審計收費共計7,227.46萬元,平均收費為16.54萬元,其中3家公司審計收費超過100萬元。從會計師事務所審計收費方面來看,1家會計師事務所(大華)在深圳轄區新三板掛牌公司年審執業收費超過1,000萬元。
二、新三板掛牌公司審計機構變更情況
從會計師事務所承接項目變更情況看,深圳轄區有68家新三板掛牌公司變更了2019年年報審計機構,被更換的會計師事務所中,瑞華(29家)、天健(7家)、大華(5家),亞太(集團)(4家)、廣東正中珠江(4家),五家所占比72.06%;新承接項目的會計師事務所主要有大華(12家)、亞太(集團)(9家)、公證天業(6家)、致同(4家),天健(4家),五家所占比51.47%。
三、新三板掛牌公司2019年年報審計意見情況
(一)非標準無保留審計意見基本情況
從審計意見類型看,深圳轄區437家已披露審計報告的新三板掛牌公司中,年審意見為非標準無保留意見的公司為39家,較去年增加1家,占全國非標準無保留意見公司總家數(196家)的5.08%。其中審計意見為無法表示意見的共3家,較去年減少2家,占全國無法表示意見數的2.83%;保留意見的共7家,與去年持平,占全國保留意見數的3.41%;帶解釋說明段的無保留意見共29家,較去年增加3家。
(二)非標準無保留審計意見內容情況
1.解釋說明事項段
深圳轄區共29家新三板掛牌公司被出具了帶解釋說明事項段的審計報告,其中28家公司被出具了帶持續經營相關的重大不確定事項段的審計報告,審計報告中披露的導致持續經營能力存在重大不確定性的原因主要包括:公司凈資產為負、盈利狀況較差、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負等;1家公司被出具了帶強調事項段的審計報告,強調事項內容主要為預付款項金額較大。
2.保留意見所涉事項
共7家公司被出具了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保留意見所涉事項主要包括:無法獲取充分、適當的審計證據以確定其對財務報表的影響,包括應收款項、銀行函證、未決訴訟、存貨、子公司內控薄弱;貸款逾期等。
3.無法表示意見所涉事項
共3家公司被出具了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所涉事項主要是持續經營存在重大不確定性、合并財務報表范圍及審計范圍受限、訴訟事項未決等。
【深圳轄區證券公司2019年年報審計情況】
深圳轄區22家證券公司共聘請11家會計師事務所執行證券公司2019年年報審計工作,其中德勤華永和普華永道中天承接轄區證券公司審計業務數量最多,各有4家客戶。立信和天健各承接轄區3家證券公司的年審業務。與上年相比,深圳轄區有8家證券公司(國盛資管、國信證券、世紀證券、銀河金匯、長城證券、中金財富、中山證券)變更了年審會計師事務所,其中世紀證券、中山證券連續兩年變更年審會計師事務所。
2019年度深圳轄區21家證券公司(國盛資管審計費用由所屬集團公司統一支付)年報審計收費合計2,028.86萬元,對比上年1938.18萬元增長4.68%,其中10家證券公司的審計收費上升,國信證券和中金財富審計收費有較大幅度的減少。
在審計意見方面,22家證券公司2019年度財務報表審計報告均為標準無保留意見。
【深圳轄區基金公司2019年年報審計情況】
深圳轄區30家基金公司(較上年新增三家,分別是博遠基金、明亞基金和同泰基金)共聘請9家會計師事務所執行2019年年報審計工作,其中普華永道中天的審計客戶數在轄區內最多,承接了轄區16家基金公司的年審業務。與上年相比,深圳轄區有4家(鵬華基金、前海開源基金、同泰基金、長城基金)基金公司變更了年審會計師事務所。
2019年度深圳轄區29家基金公司(紅塔紅土基金審計費用由股東公司紅塔證券統一支付)年報審計收費合計347.98萬元,較上年321.37萬元上升8.28%。大部分基金公司年報審計費用與上年持平,全轄區審計收費上升主要是新增三家基金公司的原因。
在審計意見方面,30家基金公司2019年度財務報表審計報告均為標準無保留意見。
【深圳轄區期貨公司2019年年報審計情況】
深圳轄區14家期貨公司2019年年報共由8家會計師事務所審計,其中中審眾環承接轄區4家期貨公司的年審業務,客戶量最大,普華永道中天承接轄區3家期貨公司的年審業務。與上年相比,深圳轄區中投天琪期貨和金瑞期貨兩家變更了年審會計師事務所。
2019年度深圳轄區14家期貨公司年報審計收費合計214.3萬元,較上年184萬元上升16.47%。其中7家期貨公司審計收費較上年有所上升,1家期貨公司審計收費較上年小幅下降。
在審計意見方面,14家期貨公司2019年度財務報表審計報告均為標準無保留意見。
·······································································
我們精選了一下網友答案:
根據有關規定2013年以下企業需要出具審計報告: 1.個人獨資企業(即只有1個股東的公司) 2. 二期投資企業、注冊資金沒到位的企業(即注冊資金50萬,實收資本30萬,這樣的企業) 3 . 勞務公司、投資公司、中介公司、金融房地產公司 以上這些企業是必須要出審計報告,才可以通過工商年審 還有一些企業,比如公司有好幾個股東,但只有1個參與經營,另外幾個股東需要知道公司的經營情況,也可以出一份審計報告, 還有需要招商、投標、貸款的企業。 首先:匯算清繳報告是稅務師事務所所出具的一份報告主要是用來報年度企業所得稅的一份報告 1. 一般納稅人企業一般都會出具一份稅審報告(因為一般納稅人稅是可以抵扣,多樣稅局對一般納稅人監管的比較嚴格,所以出一份稅審報告轉移風險) 2. 沒有按照實際情況來交稅的、稅務有問題、怕查賬的企業,最好也出具一份稅審報告 3.不會報年度企業所得稅的可以出具一份稅審報告,按照上面來填寫即可.
···································^^····································
稅審報告(就是說匯算清繳)12月結完帳就可以,也可做一個預審。 出具稅審報告的可不可以和出具審計報告的是同一家會計事務所, 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1年第67號 ,稅審報告(就是說匯算清繳)只能由稅務師事務所出具。 所以不可能是一家事務所。 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1年第67號 近期,國家稅務總局網站《辦稅服務》板塊正式設立“稅務師事務所公告欄”,并將每月進行更新。現就有關問題公告如下: 一、國家稅務總局發布的業務文件中,凡涉及“有資質的中介機構”字樣的,統一解釋為“稅務師事務所等涉稅專業服務機構”。 二、凡經國家稅務總局網站公告的稅務師事務所,跨省開展涉稅鑒證業務不受地域限制;其出具的涉稅鑒證業務報告,各地稅務機關應當受理。 三、未在國家稅務總局網站公告的其他中介機構,一律不得承辦涉稅鑒證業務;對其出具的涉稅鑒證業務報告,各地稅務機關不予受理。 四、其他涉稅專業服務機構如果從事涉稅鑒證業務,必須具備注冊稅務師執業資質,成立稅務師事務所,加入注冊稅務師協會,納入稅務機關和注冊稅務師行業監督管理。 特此公告。
···································^^····································
在深圳,辦理營業執照一般是3個工作日左右。 一、在深圳,注冊公司的流程如下: 核名稱——提交資料——等待審核——通過審核領取執照——刻章——公司開戶 二、注冊套餐會比較優惠些,套餐里面包括的內容比較齊全,有以下內容: 1.注冊公司; 2.做賬報稅一年; 3.按時年檢年報; 4.刻章:包刻公章,私章,財務章,如需刻發票章或者其他章均可統一說明; 5.指導如何開票; 6.開通電子稅務局; 7.啟用稅種; 8.日常的財稅咨詢。 三、注冊公司所需的資料有: 1.公司名稱:深圳/深圳市+字號+行業+有限公司 2.注冊地址:真實有效 3.注冊資金:認繳制,不用實際出資 4.經營范圍 5.法人股東監事身份證拍照,具體股權比例 6.U盾:用來網上簽名的,辦理中國銀行,工商銀行,建設銀行,平安銀行中的一個(辦理深圳的U盾),辦理時需要激活,或者辦理數字證書 7.法人電話號碼(辦理U盾時跟銀行預留的號碼一致) 注:辦的是除深圳外的銀行卡開通的深圳U盾是不能簽名,必須都是深圳市內的 相關資訊有什么不明白可@me.
·······································································
我們精選了一下網友答案:
···································^^····································
深圳證監局2017年審計執業項目檢查問題匯總及2017年報審計監管要求
發布日期:2018年3月30日
來源:深圳證監局會計監管工作通訊2018年第1期(總第36期)
轉載自:中國證監會網站
導讀
深圳證監局在2017年對多項審計執業項目開展了檢查,針對部分檢查項目發現的問題,采取了相應的監管措施。現將檢查的基本情況、發現問題進行歸納整理發布,并對2017年年報審計提出監管要求,以助于提高轄區年報審計會計師事務所執業質量。
一、 檢查基本情況
2017年,深圳證監局根據中國證監會會計部的統一部署以及日常監管、年報審核掌握的情況,對轄區1家證券資格會計師事務所分所進行了驗收檢查,對1家證券資格會計師事務所的2個年審項目進行了回訪檢查,對轄區5家上市公司的6個審計執業項目進行了專項檢查(含2個雙隨機抽取的審計執業項目),對會計部提供線索的1個審計執業項目進行了核查。根據檢查情況,深圳證監局對2家會計師事務所及相關簽字注冊會計師采取了下發警示函的行政監管措施。
二、 檢查發現的主要問題
(一)資產減值測試審計程序執行不到位
1.某上市公司2012年對一家公司進行股權投資,以權益法核算。該聯營公司2012年以來業績持續下滑。注冊會計師在對該上市公司2013年末長期股權投資的審計中,獲取了該聯營企業2013年未審財務報表,該未審報表顯示該聯營企業凈利潤持續下滑,但注冊會計師未對長期股權投資的減值跡象進行關注和評估,未對長期股權投資進行減值測試。
2.注冊會計師連續兩年在某上市公司審計執業中均采用綜合收入乘數模型對收購企業進行商譽減值測算,審計底稿中未說明采用該測算方法的原因,也未評估該方法是否符合上市公司的客觀情況。注冊會計師未對獲取的收購企業財務預測數據進行分析說明,評估相關數據的合理性。
3.某上市公司在進行采礦權資產減值測試時采用的預測數據與公司實際生產經營數據存在較大差異,注冊會計師未在審計底稿中具體分析公司提供的預測數據的合理性,也未對預測數據與實際數據存在較大差異的原因進行分析說明。
4.某上市公司存在兩筆單項金額較大,且債務人多次違約未能按期支付、近兩年沒有再還款的其他應收款。注冊會計師在上述兩筆其他應收款存在明顯減值跡象的情況下,仍將上述兩筆其他應收款作為正常信用風險組合按照賬齡計提壞賬準備,未獲取充分適當的審計證據以消除應收款項減值的疑慮。
5.某上市公司采用ERP系統進行財務核算,當存貨發生流轉,該ERP系統會根據最新一次的存貨變動時間重新計算庫齡,從而導致系統顯示的存貨庫齡明顯短于實際庫齡。注冊會計師進行存貨減值測試時,未針對該ERP系統執行了解程序和IT測試程序,信賴公司ERP系統生成的數據,并多次在存貨審計過程中引用ERP系統導出數據作為審計證據。按照注冊會計師存貨減值測試樣本的選取標準,存貨減值測試未能完全覆蓋存在減值跡象的存貨范圍,存貨減值測試程序執行不到位。
(二)長期股權投資審計程序執行不到位
某上市公司在2012年和2014年分兩次對同一家公司進行股權投資,合計取得該公司51%股權,納入合并范圍,該上市公司認為這兩次收購構成一攬子交易。注冊會計師存在以下問題:
1.未充分收集上述兩次收購構成一攬子交易的審計證據,未進一步分析并記錄作出一攬子交易判斷與收集相應審計證據的關系,即認可了公司對上述兩次收購構成一攬子交易的判斷。
2.未充分關注兩次收購同一家公司股權作價的差異,審慎評估第二次收購的公允價值,未保持應有的職業謹慎性判斷公司的會計處理是否符合企業會計準則關于通過多次交易分步實現的非同一控制下企業合并的相關規定。
3.在2014年對收購企業2012年至2014年7月底的相關報表進行審計后,注冊會計師發現根據審定報表應確認公司的投資收益與2012年參股后實際確認的投資收益存在差異。公司將相關差異直接調整在當期而未予以追溯調整。注冊會計師在年審過程中未保持足夠的謹慎,未對發現的收購企業納入合并范圍以前凈利潤的差異開展進一步的審計程序,未結合重要性水平評估該會計差錯對以前年度會計報表的影響,直接認可公司將會計差錯確認在當期財務報表的做法。
(三)收入截止性測試程序執行不到位
1.某上市公司以業務部門發起的“開票申請書”確認收入,但公司商品銷售、提供技術服務和系統集中方案三類業務的“開票申請書”發起時間不統一,如商品運抵指定地點的時點、合同約定的付款時點、收到階段性付款時點、整體完工時點、驗收合格后等,收入確認的時點差異較大,收入核算的合規性難以保證。注冊會計師未明確區分公司三類主營業務不同的收入確認類型標準,未針對不同銷售類型的收入設計截止性測試。
2.某上市公司以發貨且開票確認收入,實際上,客戶在送貨單上簽字確認收貨后,相關的風險和報酬已經轉移給客戶,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主要應客戶需求發起,并非風險和報酬轉移的時點。注冊會計師在年報審計中認可了公司的收入確認方式,在設計審計程序時偏重于收入的發生、準確性的財務報表認定,忽略了收入的完整性認定。在收入截止性測試方面,僅從貨物出庫與發票開具日的角度來設計截止性測試,未以貨物出庫、客戶簽收的時點來設計收入截止性測試,從而未能發現公司存在的收入確認跨期問題。
3.注冊會計師在收入截止性測試中抽取到顯示公司存在跨期確認收入情形的憑證,未予以充分關注,未進行任何說明或追加進一步審計程序,直接在審計說明中記錄“收入未發現跨期現象”。
(四)分析程序不到位
1.某上市公司將不符合資本化條件的大額物料消耗于年底集中計入開發支出,導致4個開發項目在該年度的項目預算和實際項目發生金額存在重大差異。注冊會計師在年報審計中將研發費用資本化確認為重大錯報風險,但未針對年底物料消耗突增的重大異常重新評估風險,審計底稿未提及年底研發物料大額增加的客觀事實,分析程序執行不到位。同時,注冊會計師在訪談研發部門人員了解到公司集中在年底領料的解釋原因,但注冊會計師未針對訪談掌握信息進行核對校驗,未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