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精選了一下網友答案:
···································^^····································
大量銀行賬戶被凍結,這2000萬的審計費用不知道有沒有到手?
*ST凱迪:2018年年度報告
大華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為本公司2018年財務報告出具了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
大華會計師事務所(普通有限合伙)對公司2018年內控報告出具了否定意見的審計報告。
2018年審計費
注1:公司2017年度被中審眾環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出具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2018年改聘大華會計師事務所,審計服務年限為7年?
注2:公司2017年度審計費為600萬元,2018年增至2000萬元?
2018年審計報告
對于大華收2000萬審計費,出具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你怎么看呢?
▎本文轉載自會計雅苑,上市公司公告等。高頓注冊會計師整理發布。
·······································································
我們精選了一下網友答案:
可以一起做。但是是分別出兩個年度的審計鑒定報告。 做一份不行。
···································^^····································
企業做審計都是有目的的,不知道你要的審計報告是干什么用?因為目的不同,審計范圍和目的也不同! 年審報告一般是對一個會計年度的財務報告發表意見;專項的審計報告可以根據特定委托目的確定審計范圍,這個范圍可以跨年。 企業2011年注入資金,在增資時應當要驗資報告而不是審計報告。 希望能幫到你!
·······································································
我們精選了一下網友答案:
···································^^····································
2020年的中概股不太平.....
2020年4月2日,瑞幸咖啡在SEC(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新公布的一份文件顯示,公司COO及其部分下屬員工從2019年二季度起從事某些不當行為,偽造交易相關的銷售額約為22億元
2020年4月8日,海外做空機構Wolfpack發布報告稱,愛奇藝2019年營收虛增27%-44%,用戶數虛增42%-60%,同時指控審計師和投資者作假,為掩蓋這些行為愛奇藝虛增了費用,對此,愛奇藝否認了第三方機構做空的所有質疑。
2020年4月8日,繼瑞幸咖啡自曝偽造22億營收后,在線教育龍頭企業好未來也選擇了自曝。好未來今日表示,在例行的內部審計過程中發現某些“員工不當行為”,涉事員工已被警方拘留。好未來懷疑問題員工與外部供應商合謀,偽造合同等文件,錯誤夸大“輕量級(Light Class)”銷售數據;“Light Class”銷售占公司2020財年總收入的3%到4%。
文/深交所綜合研究所副研究員陳彬、深交所博士后劉會軍
中國概念股因財務造假問題遭遇做空潮,引發廣泛關注。香櫞公司和渾水公司作為做空中國概念股的主要機構,在揭露中國概念股財務造假方面十分精準。分析香櫞和渾水做空研究報告發現,中國概念股所表現出的一些表性特征與財務造假有極強的正向相關性。
這些特征主要包括:
遠高于同行業的毛利率;
報給工商和稅務部門的文件與報給SEC的不一致;
有隱瞞關聯交易的情形或收入嚴重依賴關聯交易;
可疑的主要股東和管理層股票交易;
審計事務所名不見經傳且信譽不佳;
管理層的誠信值得懷疑;
更換過審計事務所或CFO;
過度外包、銷售依賴代理或收入通過中間商;
復雜難懂的超過商業實際需要的公司結構;
超低價發行股票。
香櫞和渾水公司發現中國概念股財務造假和做空的過程啟示我們:第一,推行上市公司分行業監管有利于監管人員發現上市公司的財務問題。第二,建立預警指標體系有助于監管人員排查、甄別上市公司的財務問題。
2011年,中國概念股特別是中小公司股票集中遭遇美國空方“阻擊”,甚至在2011年3至6月份一度引起拋售中國概念股的狂潮。中國概念股之所以被集中做空與中國企業在赴美上市(尤其是反向收購)過程中過度包裝和財務造假有關,但是,也與幾家做空中國概念股的專業公司推波助瀾有關。其中,香椽公司和渾水公司在做空中國概念股的浪潮中以其精準的出擊贏得了無數的爭議和關注。在進行制度性反思和修補的同時,這兩家公司發掘和質疑中國概念股財務造假的手段也許同樣值得我們思索和借鑒。他們是如何精準的發現上市公司
財務造假的?他們有什么特別的指標體系或方法嗎?本文的目的就在于探討香椽和渾水公司發現中國概念股財務造假的方法,以期為我國監管層改進對上市公司監管工作提供一些借鑒。
自誕生以來,香椽公司(Citron)和渾水公司(Muddy Waters)共做空23家中國概念股,其中紐約交易所上市公司4家,納斯達克上市公司16家,多倫多交易所上市公司1家,在美國OTC交易的上市公司2家。在被做空的中國概念股中,有7家已經被退市,1家被停牌,有11家出現60%以上巨幅下跌,另有2家公司尚處于做空戰役之中。并且,這些公司在被做空之后,公司及其高管大多遭到了監管部門的調查或集體訴訟。香椽公司和渾水公司的具體戰績如下:
1香椽公司戰績
香椽公司由安德魯?萊福特(Andrew Left)創立,其主要業務為做空,但并非專門針對中國概念股。自2006年至今,香椽公司共做空18家中國概念股,其中2006年2家,2007年4家,2008年1家,2009年2家,2010年3家,2011年6家。這些公司中有2家來自紐交所(新東方和東南融通),14家來自納斯達克,2家來自OTCBB。除在新東方上失手和哈爾濱泰富電氣的做空戰役正在進行之外,其他的做空均以香椽的勝利告終。目前,有6家公司已經被退市,5家的下跌幅度在90%附近或以上,4家在70%左右,1家在20%左右。
2渾水公司戰績
渾水公司由卡森·布洛克(Carson Block)創立,是一家專門為做空中國概念股而成立的公司,其公司名稱中的“渾水”即取自中國成語“渾水摸魚”。自2010年中至今,渾水公司共正式做空5家中國公司(中國高速傳媒被香椽和渾水公司同時做空),其中2家公司已經被退市,1家被停牌(結局很可能是退市),另2家分別出現60%和70%左右幅度的下跌。此外,渾水公司還針對另一家中國概念股公司展訊通信以公開信的形式列出了許多疑點,希望管理層能給予答復,但并未發表正式的做空報告。與香椽公司的做空對象主要來自納斯達克不同,渾水的做空對象有許多都是規模較大的公司,如來自紐交所的2家公司和來自多倫多交易所的嘉漢林業,嘉漢林業在被做空之前市值高達70億美元。
針對上述23家公司,香椽公司和渾水公司一共發表了39份研究報告,通過對這些研究報告的分析,我們大致可以發現是上市公司身上的何種腥味吸引了做空者的到來。通過報告可以發現,香椽公司和渾水做空中國概念股的理由大致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基于市場理由的做空,另一類則是基于違規理由的做空。
1基于市場理由的做空
基于市場理由而針對中國概念股發起的做空比較少見,僅有新東方、金融界、奧瑞金種業和斯凱網絡屬于此類。香椽公司在2009年建議做空新東方的理由主要是跟中國的同類公司相比,新東方已經被高估。被香椽公司拿來作對比的是華爾街英語,因為當時華爾街英語被以1.45億美元的價格轉手。香椽公司做空金融界的理由則是認為金融界當時收入的大幅增加(以及由此帶來的股價大幅上升)是因為中國火爆的股市,而這是不可持續的,且與同行相比,金融界已經被高估。1質疑奧瑞金種業和斯凱網絡的理由則主要是因為它們的技術和商業模式并不誘人。
香椽公司在以市場理由做空中國概念股方面并不成功,如新東方在被香椽做空之后股價上升了超過100%,奧瑞金種業和斯凱網絡的下跌幅度也不大,這反映出香椽公司在對公司進行市場估值方面并無特別優勢。香椽公司的創始人萊福特也承認在預測公司的市場前景方面,他失手頗多,但是,他值得自豪的是在揭露公司的財務造假方面從未失手。
2基于違規理由的做空
除新東方等4家公司之外的中國概念股都是被香椽和渾水公司基于違規理由做空的,而這些違規指控都可歸結于一點,那就是“財務造假”。通過報告可以發現,公司造假的手段各不相同,但是發現造假的突破口卻如此相似。香椽和渾水公司盡管在具體的調查手段上有所不同,比如,香椽公司更加依賴對上市公司財務報告等公開信息的分析和對照,而渾水公司由于是律師創立的,較多地采用了暗訪、走訪客戶及經銷商等實地調查手段。但是,吸引他們對公司展開調查的突破口卻是類似的。香椽公司在其報告中也一再強調,發現公司造假根本不需要多少高深的財務知識,也不需要多大規模的調查,只需要具有常識和一點點的盡職調查。那么,是什么樣的理智幫助做空者鎖定獵物的呢?剔除上述4家基于市場理由被做空的中國概念股,在剩余的19家公司的做空報告中,我們可以發現一些反復出現的突破口,而香椽和渾水在很大程度上正是根據這些突破口和進一步的盡職調查對公司的財務報告提出質疑的。根據出現頻率統計,得到如下表格:
表1:風險特征出現頻率統計
香椽和渾水在其報告中認為這些特征和財務造假有極強的正相關性,具體情況如下:
▌1.遠高于同行業的毛利率
有些公司的業績太好了,好得都不像真的了。香椽的研究報告中反復出現的一個詞匯是“too good to be true”;反復強調的一個邏輯是,在充分競爭的市場中,每家企業只能取得平均的利潤率,除非這家企業有足夠合理的理由,如先進的技術、行業的領頭或壟斷地位等。
如果理由不夠充分,而企業又取得了遠高于同行業的毛利率,那么,財務報告存在造假的可能。
廚房小家電生產商德爾集團(Nasdaq:DEER)公布的平均年增長率為400%,毛利率比行業龍頭九陽股份還高46%,而九陽的規模是其8倍,而且德爾集團幾乎沒有任何廣告和零售終端開銷。在淘寶網的廚房小家電生產商“關注度”排名中德爾更位列第51名;在最近的時期,最多的產品只賣出9件,絕大多數產品的銷售量為0,而九陽產品每周的銷量高達幾千件。這像一個每年增長400%的公司嗎?你還相信它的毛利率比九陽高46%嗎?新博潤(Nasdaq:BORN)宣稱其發明的濕法制酒工藝是中國白酒制造業的重大技術革新,因而取得較高的毛利率,但是招股書中列明的2007、2008、2009和2010年前3個月的研發投入卻只有8萬、12萬、20萬和15萬人民幣左右。你相信這是能夠帶來超高毛利率的重大技術革新嗎?
中國高速傳媒(Nasdaq:CCME)公布的財報甚至比FocusMedia更賺錢。每塊屏幕所創造的收入是其他公司的3.5倍,中國高速傳媒大約有5.5萬到6萬塊屏幕,華視傳媒有12萬塊。在2010年的第2季度,華視的總收入是3100萬美元,而中國高速傳媒用不到華視一半的屏幕創造了5300萬美元的收入。并且華視的屏幕主要在一線城市,而中國高速傳媒的主要在2、3線城市。在google和baidu中搜索戶外媒體廣告商,也幾乎見不到中國高速傳媒的任何報道,也沒有任何有影響力的分析師關注過該公司,而同行業的巴士在線(Bus-online)、世通華納(Towona)和華視傳媒(Vision China)則報道廣泛。中國高速傳媒每投進1元錢,當年便可賺回超過50分,這樣的資產回報率“已經超過Google、蘋果和微軟,而且還是在未引起任何主流媒體注意的情況下悄悄實現的。如果這是真的,那么,這個案例至少值得商學院反復學習100年。”
▌2.報給工商和稅務部門的文件與報給SEC的不一致
工商和稅務等部門保存的企業資料是發掘公司財務造假的一座金礦。但是,這些資料存在一定的爭議性,有些企業可能為了規避或逃避稅收等而向這些部門故意隱瞞公司的真實情況。香椽和渾水公司認為工商等部門保存的文件和報給SEC的文件存在些許差異是可以理解的,但是當差距達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如90%以上),對于推斷企業的財務造假便具有了實際意義。此外,在有些資料中還夾雜有企業經過會計師事務所審計的財務報告,這些經過審計的報告具有更高的可靠性。
哈爾濱電氣(Nasdaq:HRBN)的工商登記資料顯示2010年凈利潤不到1200萬美元,而財報顯示凈利潤為8000萬美元;SEC材料顯示負債為1.51億,而工商登記材料顯示為2.76億。
綠諾國際(Nasdaq:RINO)的工商登記資料顯示2009年收入為1110萬美元,業績為虧損,但是報給SEC的文件顯示收入為19260萬美元,凈利潤為5640萬美元。并且,公司公開的增值稅繳納數額和收入完全不成比例;產品銷量大增,但是原材料的進貨量卻沒有增加,顯示存在財務造假嫌疑。
多元水務(NYSE:DGW)公告的2010年收入為10億人民幣,2009年收入為7.834億人民幣,但是多元水務的中國工廠的工商登記資料中的審計報告表明其2009年收入應在330萬至560萬人民幣之間,收入被夸大了超過100倍。
東方紙業(NYSE:ONP)2008年收入被夸大超過27倍。中國公司的工商資料表明公司的收入只有240萬美元,而公布的則是6520萬美元;2008年納稅只有45350美元,而公開宣稱的則是290萬美元。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香椽和渾水有時也會調查上市公司前10大客戶或代理商的工商登記資料。如報告中指出:嘉漢林業幾家代理商的工商登記顯示其注冊資本只有幾萬美元,但每年卻做著幾億美元的大生意;東方紙業前10大客戶中的許多客戶都規模太小,根本不可能購買那么大量的紙,顯示這些公司存在造假嫌疑。
▌3.有隱瞞關聯交易的情形或收入嚴重依賴關聯交易
大量關聯交易的存在使得公司有虛構公司業績或掏空上市公司的可能,因而其業績的堅實度和財報的可信度都隨之降低。如果一家公司存在未披露的關聯交易,其緣由也往往不會是信息披露過失那么簡單,背后可能存在更大的問題。對中國公司而言,土地房產類的關聯交易有時是利潤騰挪的安全港,因為土地房產不但比較值錢,而且價錢的評估也不容易。
泰諾斯資源(OTCBB:TNRO)的生產設施是從關聯方租用的,而公司的第一大客戶也是關聯方。中國閥門(Nasdaq:CVVT)收購Able Delight,但是卻沒有披露董事長的外甥擁有AbleDelight34%的股份。
新泰輝煌(Nasdaq:BRLC)的主要供應商、債權人和一家主要股東都是一家名為Kolin的公司。
嘉漢林業(TO:TRE)的一些代理商的法人代表和董事長是來自嘉漢林業的高級管理人員,公司對此未予披露。
多元水務(NYSE:DGW)2009年向慧元(惠元)研究所支付了2620萬元人民幣的咨詢費,而公司卻未披露該研究所是多元水務董事長在北京用3萬元注冊的一家個人獨資企業。
東南融通(NYSE:LFT)有70%以上的雇員來自同一家外包勞務公司,并宣稱該公司是無關聯第三方。但是這家勞務公司除這筆生意之外未見其他商業存在,而且也未見試圖開展其他生意,該公司亦沒有自己的網站,與東南融通使用同樣的電子郵件后綴,辦公地址在同一棟樓,給政府的報備文件也由東南融通法律部職員簽署。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