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主婦之間都會口耳相傳一個歷史悠久的做飯秘訣,那就是燒水時往鍋里加鹽可以煮沸的更快。

“這個小秘訣是真的哦,但煮沸時間的差別微乎其微啦。”一位專家對live science網站說到。
“如果你往1公升(34盎司)的水里加一茶勺(少于3克)的鹽,是真的沒有那么大差別啦。”萊斯利·安·吉丁斯說道。她是一位來自佛蒙特州明德學院化學與生物化學系的助理教授。
換言之:如果那樣做的話,煮沸時間差異只有短短幾秒。
把水煮沸是需要大量熱量的。事實上,1卡路里的熱量才能把1克(0.03盎司)的水升高一個攝氏溫度(1.8華氏度)。
水要沸騰,就要保證蒸汽壓和大氣壓相等。這也就是為什么水在珠穆朗瑪峰上沸騰時的溫度要比在海平面上的低。珠峰上,大氣稀薄,壓力低,在29000英尺(8800米)的地方,沸點自然也隨之降低。
現在,我們來試想在海平面上的灶臺上燒一鍋水。加了鹽之后,水分子不易流失、變成汽態,而變成汽態正是水煮沸的時候會發生的事。這又讓鹽水的沸點變高。
但,這里面還有很多問題。這里就牽扯到了熱容量——熱容量是指將一種物質的溫度升高一攝氏度所需要的熱量。鹽水的熱容量比淡水的低。這意味著鹽水不像淡水那樣對熱量變化有抵抗力,換言之,同樣將鹽水和淡水升高一度,鹽水需要的熱量更少。
比起純水,鹽水的溫度會升高的更快。但鹽水的沸點依然很高,而且,往同樣體積的水里加了鹽之后,鹽水的質量也增大了,這就不能說鹽水煮沸的更快了。
好吧,那我們就讓水的體積不一樣,來看看會發生什么樣的變化。也就是說,往一鍋水里加更少的水,更多的鹽。現在擺在我們面前的是兩個鍋,A鍋和B 鍋。A 鍋放100g的水,B鍋放80g的水和20g的鹽。
A鍋里100g的水有著高熱容量,意味著需要大量的熱量去煮沸水。相對比之下,B鍋里的鹽已經溶解了,溶解了的鹽比水的熱容量低。
而且B鍋只有80g水,要加熱的水比A鍋少。20%的鹽溶液溫度上升的速度比純水快25%,能夠更快的到達沸點。
所以,B鍋會比A鍋沸騰的更快,因為它水少鹽多。
但是!20%的鹽水可是很咸的!海水也才只有3.5%的鹽啊!我相信大部分的人也不會用那么咸的水來煮飯吧?
如果你真的想減少燒水的時間,那可是要往鍋里放一大把鹽才有顯著差異的哦。
蝌蚪五線譜編譯自livescience,譯者 小趙,轉載須授權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