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朝嘉靖時期,在大同右衛邊境之外,由玉林舊城而北經黑河、灰河,約三百余里的范圍,有一個名叫豐州的地方。這個地方崇山環合、水草甘美。當時有內地的白蓮教徒丘富、趙全、李自馨等漢人,帶領大量人口,叛逃出明朝在這。他們建造城寨居住,并且修建了大量宏偉華麗的宮殿,還在當地靠近東勝川開辟了數千頃良田,被蒙古人稱之為板升城。

可能有人會感到奇怪,他們修建房屋城墻無非是居住自保,還可以理解,修建這么多宮殿是為什么?很簡單,丘富等人很明白憑借自身的力量是無法抵擋明軍的圍剿的,于是他們選擇投靠俺達。這些宮殿就是給俺達修建的,他們在這里奉俺達為天子,極力帶路鼓噪進軍中原。早期俺達入寇明朝邊境攻打各城堡所使用的鉤桿、云梯等攻城器械就是丘富他們教導制作的。宮殿修建完畢之后,俺達就把板升城當作了自己的行宮,并且每次入寇明朝時也都會留下一千多人守衛宮城及部落老幼。但由于夏天太過炎熱,所以俺達在酷暑時節也會遷移到大青山口外避暑,丘富等白蓮教徒仍然居住城內防守。這一情況就給了明軍發動奇襲的條件和機會,大同總兵官劉漢、巡撫李文進和原任總兵俞大猷早有打算趁虛而入,剿滅板升城里的白蓮教徒,解決掉這些禍根。


于是嘉靖三十九(1560)年七月,劉漢命令參將王孟夏、麻祿,游擊徐欽,把總捕兒害、葛柰,守備劉本經等軍官五十三人,挑選精銳士兵三千人分別率領飛馳出境。他本人與副總兵趙苛,參將孫吳、鄭曉則另外率領重兵分三哨出境抵達玉林舊城后駐守,以做后援接應。王孟夏等人率領這三千精兵星夜進軍。

明軍在狂奔一夜之后于黎明時分抵達豐州,隨即對板升城展開進攻,板升城守軍毫無發覺,猝不及防之下陷入混亂崩潰。明軍斬首八十三顆、俘虜六十七人,其余敵軍全部逃竄。攻入城內的明軍迅速找到并進入宮殿區,然后縱火將這些建筑全部燒了個干凈。可惜當時丘富隨俺達出去避暑不在城內,而趙全則走匿墩臺之上龜縮。麻祿督兵挖掘墩臺,眼看就要挖塌,俺達派來救援的大部蒙古騎兵趕到,于是明軍迅速脫離撤退。李自馨趁這個機會逃走,不過他的弟弟李自橋和母親胡氏則被抓獲,趙全的弟弟趙賢被殺。

明軍驅趕俘虜以及一百多頭牛馬橐駝撤回,但在黑河被蒙古騎兵追上,于是三千明軍分為數哨輪流接戰、交替撤退、且戰且走。總之你來了我就打,你一退我就走,就這樣成功撤入玉林舊城與留守的大部隊匯合。蒙古騎兵看明軍勢大,也只好退走。明軍各部在經過一天的休整之后,于第二天返回國土境內,這次奇襲行動往返一共歷時五天,雖然斬獲不多,但成功摧毀了俺達的板升城行宮,并且打退了前來追擊的蒙古騎兵,保住了勝利果實。

之后總督都御史葛縉以大捷上報朝中,嘉靖皇帝下令兵部各按功勞商議論功行賞,被抓獲的李自橋等數十名俘虜被下令論罪全部處死。

雖然俺達的行宮被全部燒毀,但板升城卻并沒有被完全破壞。明軍退走之后,蒙古人在白蓮教徒的幫助下再次修建板升城。據《萬歷武功錄》記載,嘉靖四十四年,白蓮教徒趙全、李自馨和張彥文劉天麒再次尊稱俺達為皇帝,并且驅趕擄掠來的漢人工匠修復大板升城。這次更加華麗,建造長朝殿九重,歷時五個月建成,俺達入住之日蒙古人和白蓮教徒焚香敬天、山呼萬歲,一如漢族皇帝登基典禮。

從此之后,板升城再次成為俺達的軍事、政治中心,并為了加強防御,俺達將手下直屬的兩萬精銳騎兵中七千人隨他駐扎在板升城。其中四千人由打兒漢倘不浪、火屯倘不浪率領駐扎在老營堡邊外六百里處,五百人由脫脫兒墨率領駐扎在偏頭關外二百里處,剩下的人由恰臺吉率領駐扎在脫脫城。不過后來俺達稱臣,被明朝封為順義王,明蒙二十年之間便沒有了大規模的軍事沖突,板升城也沒有明軍再去攻擊了。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創稿件。主編原廓,作者黑云,任何媒體或者公眾號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追究法律責任。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