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則“倆哥哥拒絕捐獻骨髓”的新聞,引起熱議。“妹妹”患了白血病需要骨髓移植,兩位“哥哥”都配型成功,卻在節骨眼上反悔了。對于放棄捐獻骨髓的原因,兩位哥哥一方面覺得,骨髓移植的成功率較低,“只有20%~30%”,而且還有可能復發;另一方面,主要是擔心骨髓捐獻影響自己的健康,畢竟家里還有老人孩子。【1】

新聞圖片(圖片來源:chinanews.com)
首先,捐獻嘛,本來就講究個“你情我愿”,捐,是自由的,不捐,也是自由的。而且我們不是當事人,不必對這個事情有過度的解讀。不過,對于“捐獻骨髓,對身體到底有沒有影響?”這個問題,我們倒是可以好好分析一下。
不用查找具體數據,光是翻翻新聞就能知道,骨髓存在巨大的缺口,需要移植的多,愿意捐獻的少。
而阻礙人們捐獻骨髓的原因,總體來說只有兩個:擔心骨髓穿刺引起的疼痛;擔心骨髓捐獻引起的副作用。【2,3】后者,又可以拆分為兩部分,即,骨髓捐獻的短期影響和長期影響。
在分析這些影響之前,我們先了解一些白血病的知識。
什么是白血病?
所謂白血病,就是白細胞出毛病了。人體內所有的血細胞,都來自于造血干細胞。造血干細胞不但要生(增殖)、而且要養(分化),每時每刻都通過增值產生大量的“嬰兒細胞”,然后通過分化,把它們“撫養成人”,分化成紅細胞、白細胞等,運往全身。

人體造血過程(原圖出處:cancer.gov)
如果造血干細胞出現問題,患者體內便出現大量不成熟的白細胞。不成熟的白細胞,不但沒辦法履行自己的職責,反而會打壓正常細胞的生存空間。這就是白血病。
什么是骨髓移植?
對于白血病,骨髓移植是終究的解決方案。既然患者的造血干細胞不能正常工作,那就從別人身上“借”一點正常的唄。
對于成年人來說,造血干細胞主要(注意這倆字)存在于紅骨髓內。因此,90年代以前,骨髓移植真的要對骨髓下手,用針做骨髓穿刺,從捐獻者體內,抽取一部分骨髓。
后來,醫生們想了想,需要移植的是造血干細胞嘛,對不對?造血干細胞在外周血內也有哇,何必折騰骨髓呢?因此,90年代后,隨著技術的進步,造血干細胞移植取代骨髓移植,成為主流;只不過把“骨髓移植”的名頭,流傳了下來。【4】
所以,我們前面提到的捐獻者擔心的第一個問題,“骨髓穿刺引起的疼痛”,也就不是問題了——現在根本就用不著對骨髓下手,從外周血中提取造血干細胞就行。

骨髓移植示意圖(原圖出處:healthandholidays.com)
外周血內的造血干細胞比較少,所以,現在的骨髓捐獻,分為三個步驟:
首先,給捐獻者打一針“動員針”,讓捐獻者的外周血液,在短時間內,生成足夠數量的干細胞;
接著,對患者進行一次徹底的全身治療,殺死患者體內所有的造血干細胞,造血干細胞都殺光了,也就意味著患者失去了基本的免疫能力,所以,必須把患者移動到無菌的治療艙內;
最后,捐獻者捐獻造血干細胞,這一步跟無償獻血差不多,抽取捐獻者體內的血液,從中篩選出造血干細胞,移植到患者體內。

外周造血干細胞捐獻示意圖(圖片來源:cancer.gov)
換言之,在真正捐獻造血干細胞之前,捐獻者有兩個可能反悔的時機。一次是在打動員針之前,此時反悔固然會讓患者失望,卻不影響常規治療;一次是在打動員針之后,但這個時候患者可能已經進行過徹底的清除治療,一旦得不到新的造血干細胞,后果十分嚴重。
骨髓移植對捐獻者的健康有影響嗎?
捐獻者們擔心的第二個問題:“骨髓捐獻的副作用”,因為捐獻外周血造血干細胞和無償獻血差不多,所以,問題就轉換為,動員針會對人體有不利的影響嗎?
答案是有。
動員針的主要成分是重組人類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這個東西名頭很長,但不用擔心,人體內本來就有一些人類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hG-csf),對維持正常的造血功能有著重要意義。【5】
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最嚴重的危害,出現在體外(注意這倆字)實驗中。有研究發現,白血病細胞表面存在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的受體,這可能(注意這倆字)提示,二者存在關聯。
幸運的是,不管是體內實驗還是長期隨訪,至今都沒有發現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導致腫瘤的例子。【6】
動員針的短期不良反應,包括低熱、乏力、肌肉酸痛等,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療,停藥后就會自行緩解。【7】

長期的隨訪研究,國內和國外都進行過。
深圳市曾經進行過為期三年的隨訪研究,分別在捐獻后的15天、2個月、1年、2年和3年,對捐獻者進行檢查。結果顯示,捐獻者的體重、血壓、心肺肝脾功能等,與打動員針前相比,均沒有異常,有捐完3天就去上班的。【8】
國外曾對3928位捐獻者,進行過長達12年的隨訪研究。結果顯示,總體來說,捐獻行為并沒有對健康產生影響,捐獻者的健康程度良好或者非常好。出現頭痛的概率在1.0%到1.8%之間,更嚴重的癥狀,則不足1.1%。【9】
俗話說:“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如果覺得20%~30%的成功率較小,不值得賭,為什么要擔心1%的不良反應呢?當然,還是那句話,捐獻是一個你情我愿的行為。本文的目的是希望讀者們,能夠對骨髓捐獻有基本的了解。畢竟,每個人都會生病,血液、骨髓甚至器官,誰敢說自己一定用不到呢?
---------------------------------
參考文獻
【1】臨近手術倆哥哥拒給妹妹捐骨髓?當事人回... 來自頭條新聞 - 微博[EB/OL]. [2017-11-18].https://weibo.com/1618051664/FvA3f8mSQ?ref=collection&type=comment#_rnd1510974849144.
【2】鄭晶晶, 錢英. 杭州部分大學生骨髓捐獻認知態度調查[J]. 浙江預防醫學, 2008, 20(4): 64–64.
【3】葉書來等. 醫科大學生無償獻血和捐獻造血干細胞知識、態度及行為分析[J]. 中國輸血雜志, 2006, 19(4): 315–317.
【4】陸道培. 造血干細胞移植進展[J]. 中華器官移植雜志, 1999, 20(4): 204–205.
【5】黃曉軍. 人類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及其在骨髓移植應用中的研究進展[J]. 國外醫學:輸血及血液學分冊, 1994, 17(2): 66–68.
【6】曹俊杰, 裴仁治(審校). 捐獻外周血造血干細胞供體的安全問題[J]. 臨床血液學雜志, 2008, 21(1): 58–60.
【7】周小玉等. 造血干細胞捐獻者動員采集效果和不良反應的觀察[J]. 臨床血液學雜志:輸血與檢驗, 2012, 25(5): 628–630.
【8】高素青等. 無償捐獻外周血造血干細胞后供者健康狀況的研究[J]. 江西醫學檢驗, 2004(06): 507–508+486.
【9】H?LIG K .etc. Safety and efficacy of hematopoietic stem cellcollection from mobilized peripheral blood in unrelated volunteers: 12 years ofsingle-center experience in 3928 donors[J]. Blood, 2009, 114(18): 3757–3763.
本文為“蝌蚪五線譜”旗下互聯網辟謠品牌“蝌蚪找真相”原創,版權歸蝌蚪五線譜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申請轉載授權或合作請發送郵件至editor@kedo.gov.cn。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