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碎碎念
今天,我想和大家聊聊有關寶寶“眼睛”的話題,因為在我身邊,有不少家長誤把孩子視力不良當成了近視,但其實視力不好并不都是近視,還有許多其他原因。所以,在這之前,我先分享一個案例給大家:
4歲男孩軍軍常和媽媽抱怨說看不清東西,媽媽帶他去公園,指著不遠處一朵鮮艷的花朵,可軍軍費了好大勁才看到;媽媽讓他取個小水杯,他把手伸向杯子,卻總是偏了一點。媽媽覺得孩子可能是近視了,可是自己和丈夫都不是近視,孩子怎么會這么小就近視呢?帶著種種疑問,媽媽帶著軍軍去看醫生。
眼科醫生的檢查后發現,原來軍軍不是近視,而是由遠視、散光引起的弱視。
學齡前兒童視力不良率高達19%
據統計,學齡前幼兒視力不良的比率為19%,俗話說,3歲“看”到老,這個“看”字也關乎視力健康和發展。
很多媽媽會問,怎么才能判斷寶寶的視力是否出現異常呢?首先,我們得要知道寶寶不同年齡段的正常視力范圍,這樣才能確定寶寶的視力是否發育正常。新生寶寶看到的物體是模糊的,隨著年齡的增長,他會看得越來越清晰:
■ 0-1個月:光覺-眼前手動
■ 1歲:雙眼視力可以達到0.1-0.2
■ 2歲:雙眼視力可以達到0.4
■ 3歲:雙眼視力可以達到0.6
寶寶剛出生時對光線就會有反應,但眼睛發育并不完全,視覺結構、視神經尚未成熟。在外界刺激下,孩子才慢慢發育出各種視覺機能。到3歲時,視覺標準能達到0.6,視覺較為敏銳,眼手協調更靈活,立體視覺的建立已接近完成。
■ 4歲:雙眼視力可以達到0.8
■ 5-6歲:雙眼視力達到1.0以上
孩子視力已逐漸成熟,視力的清晰度增加,6歲時能達到1.0,基本達到成人的水準。
孩子視力異常的6大征兆
通常兒童視力疾病最好的治愈期是在6歲之前。如果視力疾病錯過了最佳治療期,治愈的概率會大大降低。孩子視力異常,會有一些明顯的征兆。家長要主動詢問孩子,并從一些細節上觀察,發現異常應及早帶孩子到醫院檢查。
■ 看電視、電腦、書的距離會不自主地靠得很近。
■ 經常瞇著眼睛看,或對視覺活動特別不感興趣。
■ 看東西總是歪著一側頭去看。
■ 有揉眼睛和皺眉的習慣。
■ 常抱怨看不清楚,很容易撞倒東西。
■ 另外,孩子經常頭疼也是眼部疾病的信號之一。因為視覺中樞在人的大腦皮層上,如果人們出現散光、用眼過度,很可能出現頭疼癥狀。

孩子說看不清一定是近視嗎?NO!
我們再回到文章開頭的那個案例,軍軍看不清東西原來不是因為近視,而是由遠視、散光引起的弱視。許多家長會將近視與弱視混為一談,以為這兩者是一回事,其實兩者有本質的不同。
近視是屈光不正的一種類型,往往多發于青少年,是由于眼過度調節、睫狀肌過度緊張或遺傳等原因造成眼軸變長引起,患兒看遠不清楚,看近清楚,且孩子戴鏡后矯正視力多可正常。
弱視是一種發育性的視覺功能障礙疾病,發病率約為2%-4%,多見于幼兒和學齡前兒童,常伴有斜視和屈光不正。弱視患兒的屈光不正以遠視、散光、屈光參差多見,近視少見;戴了眼鏡,視力也無法矯正到正常。弱視不但影響視力的發育更影響雙眼立體視的建立;必須早加干預,以免影響終生。
《美國兒科學會育兒百科中》提到:弱視是一種相當常見的眼科疾病,影響2%的兒童。當孩子的一側眼睛看不清東西或是受傷的時候他就開始使用另一側的眼睛,不適的一側眼睛就放松下來,并且視力逐漸變得更弱。總的來說,這個問題需要在3歲以前檢查出來才能及時治療,并且在孩子6歲前重新建立正常的視力。
如果這種情況持續時間太長(直到孩子7-9歲的時候),廢用的一側眼睛視力就有可能永久性喪失。
多做這些日常護眼訓練,保護孩子視力
● 精細目力訓練。孩子戴了矯正眼鏡后,在父母的陪伴下進行精細的活動如穿珠、描圖等訓練,促使手眼協調,以提高視力。
● 可以聯合使用弱視治療儀,具體有紅光閃爍刺激法、海丁格刷、和后像治療等。這種訓練法必須在專業醫師的指導下進行。
● 遮蓋治療:當兩眼矯正相差2行及以上時,醫生建議使用此法。患兒配戴矯正眼鏡后,在醫生的指導下,用遮眼罩或眼貼遮蓋健眼,迫使弱視眼視物,使弱視眼得到鍛煉而增加視力。遮蓋健眼要徹底,不能讓患兒用健眼偷看。每進行遮蓋療法1-3個月,必須到醫院檢查兩眼視力,根據視力變化情況及時調整遮蓋的治療方案。
《美國兒科學會育兒百科中》提到:一旦眼科醫生診斷出廢用一側眼睛的問題,孩子就需要在“好的”一側眼睛上戴一段時間眼罩,這樣做可以強制讓他使用并鍛煉變得“懶惰”的一側眼睛。眼罩療法有可能需要持續很長的時間直到變弱的一側眼睛完全恢復其功能為止。只有可能需要幾周、幾個月,甚至到孩子10歲或更大。作為眼罩療法的替代手段,眼科醫生有可能為孩子開一種滴眼液或眼部藥膏來模糊“好的”一側眼睛,從而強迫孩子盡量使用功能較弱的那只眼睛。
為保護好孩子明亮、清澈的眼睛,
家長還應開展以下這些護眼行動:
1、從小培養良好的用眼習慣,避免長期近距離用眼。
⊙看書時,書本跟眼睛保持30厘米左右。
⊙不要趴在桌子上或者躺著看,不要走路看書,也不要在移動的車里看書/電子產品。
⊙采用合適的自然光作為閱讀光源,用燈光照明時盡量使用可調節亮度、燈光比較柔和的臺燈。教育孩子不在光線暗淡的地方或強光下讀寫。
⊙提醒孩子端正讀寫姿勢,用眼30分鐘左右(不要超過1小時)就要休息放松一會兒
2、減少孩子看電視和玩電子產品的頻率。
約束孩子看電視、手機、iPad等電子產品的時間,每次使用時間不超過半小時,一天1-2次為宜。然后去室外玩玩,向遠處眺望,引導孩子努力辨認遠處的一個目標,放松眼部肌肉。
3、家長以身作則,帶孩子多參加戶外活動。
家長要注重平時多跟孩子交流和溝通,多帶孩子參加有益健康的戶外活動,讓他們的生活豐富起來,春天去野外踏青,夏天去賞荷聽雨,秋天去登高望遠,冬天天氣好的時候去公園跑一跑動一動等。
4、每3-6個月帶孩子做一次視力檢查,發現問題盡早矯正。
6歲以前是矯正視力的黃金時段。家長應多關注孩子的視力情況,定期帶孩子做視力檢查。
5、培養孩子良好的飲食、生活習慣。
注意用眼衛生,鼓勵孩子多參加戶外活動,保證每日充足的睡眠時間。在日常膳食中,可以多補充富含維生素B1的食物,如新鮮奶類、奶制品、動物肝腎、蛋黃、胡蘿卜、香菇、紫菜、芹菜、橘子、柑、橙等。盡量減少甜食。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