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重建倫理,如何設計新生嬰兒?

    作為萬物之靈長,人類正深度地認識世界、改變世界,同時,把自己的視野拓展到整個宇宙,拓展到未來和歷史,但我們依舊憂心忡忡,因為人類還沒有辦法完全認識自己,尤其是在面對環境惡化、疾病泛濫時,生命又顯得非常脆弱。千古一帝康熙的愿望是:向天再借500年,以匡扶政治,造福百姓,實現自己偉大的報復,但終難逃垂垂老矣之生命輪回,勤奮地在皇位上壽終正寢;現代企業家、政治偉人也感慨時光太匆匆,臺積電CEO張忠謀78歲回歸企業權力巔峰,試圖同三星、LG大戰千年,或者直接把7nm工藝再做精進,但誰都知道年齡和精力正困擾著臺積電的未來,也困擾著張忠謀的人生;而老對手三星帝國前掌門人李健熙也遭遇重病,早已不能在會議室連續咆哮9個小時了…這些偉人改變了世界,卻沒能改變自己“垂垂老矣”的命運,他們渾身解數、一身本領,也沒能跑贏時間,于是,“寸金難買寸光陰”始終是不可辯駁的至理名言。

    在現有的科技、道德倫理體系下,任何人都需要受到天然基因和外部環境的影響,要想要成為康熙、張忠謀、李健熙之類的偉人基本屬于小概率事件,而且還要受現有人類“壽命長度”之約束,縱然是廢寢忘食地工作,對世界的貢獻依舊有限,但若能跳出現有體系,編輯、設計基因,同時配合環境、生命體征做基因修正,則能有效延緩細胞衰老、抵抗疾病,大大地延長人類壽命,只是在這樣的盛世來臨前,除卻技術上的突破之外,更需要重建人類倫理道德體系。

    基因編輯,像設計服裝一樣設計嬰兒

    老電影《侏羅紀公園》中,一位研究員將恐龍和青蛙的DNA混合,從而將已經滅絕的爬行動物帶到現實中。影片中的霸王龍,巨大而暴虐、面目猙獰,讓人回味無窮,但同時影片也傳達出一種靠譜的科學概念:生物學其實是一個可編程的系統,生物的DNA不僅可以通過雜交而結合改變,也能通過編輯技術進行升級改造,正如編寫計算機代碼一樣。歐美影片中的科學概念,向來不是導演們的胡謅,而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科學界的研究動向,事實上,關于基因編輯術,生物業界早就有了一些喜人成果以及更狂野的科學構想。

    要編輯基因,首先要能閱讀基因,早在2003年人類就已經有能力檢測基因序列,我們第一次有能力閱讀自己完整的基因藍圖,在隨后的十幾年,人類一遍又一遍地閱讀自己的基因圖譜,逐漸認識到基因同生命體征的關系,且開始甄別出錯誤的基因,或者叫做“我們不想要的基因狀態”,但苦于無法編輯基因,更無法按照自我的想法修正之,于是如你所見,整個人類依舊沒有辦法享受“基因技術”可能會帶來的巨大好處,更尷尬的是,人類環境日益惡化,尤其是在中國,環境問題日益突出,安全的空氣、水、糧食都變成了稀缺資源,有專家警告,未來中國每8對夫妻中就會有1對夫妻無法生育,而因精神壓力、輻射等外部因素導致的胎停育、流產等情況比比皆是,參與一個生命的成長,養大一個健康的寶寶越來越成為一部分人難以完成的艱巨任務,與此同時,中國農村人的壽命正逐漸變短,越來越多的60歲人群因罹患腦出血、腦血栓而去世,平心而論,現代醫學面對腦部疾病時,依舊顯得束手無策,醫生更是無能之師。

    要改變時下日益惡化的狀況,除卻保護環境外,更需要人類再全面地認識自我,從而完成自我修正,適應任何惡劣的環境。基因編輯術CRISPR被譽為21世紀最重大的生物技術發展,它研究的終極方向是編輯基因,精確地找到基因組中的錯誤,從而進行修復和修改。因人類基因非常復雜,CRISPR在成熟階段應該能像一個搜索框,自動掃描到缺陷基因組,再像剪刀一樣將其裁剪修改。我們不妨設想一下,當基因編輯技術成熟之后,我們再不用抱著“撞大運”的心態來獲得一個健康的天才嬰兒,而是能按照自己的要求設計嬰兒:把自己的缺陷全剪掉,把小鮮肉們的外觀基因、C羅梅西的運動基因、達芬奇的藝術基因,企業家們的商業基因全部融合到一起,也就是說,嬰兒尚未出生,父母就已經知道孩子的未來……這真是一件奇妙的事兒!

    重建倫理,人類需要重新認識自我

    顯然,基因編輯術有點天方夜譚的感覺,而它帶來的社會影響也是不可估量的,設計出來的嬰兒,不僅健康聰明,更有曠世偉才,壽命會無限延長,這樣他們無需向天再借500年,卻能毫不費力地兢兢業業工作千年。基于此,人類的社會生產力會取得超大幅度的進步,出現真正“高度發達”的狀態,更有可能一舉實現共產主義,而到了那個時候,現行的倫理體會被徹底推倒重建。

    有些專家說:人類應該摒棄基因編輯術,因為這會引發社會的不公平,道德倫理體系的坍塌。筆者認為,這是一種本末倒置的說法,按照經典的馬克思主義理論: 物質決定意識,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我始終覺得“基因編輯術”是一種社會物質條件,它的發展不應該被約束在現有的倫理體系中,而是讓其正常健康地發展,再由此衍生出新的倫理體系。回首整個人類發展史,倫理體系是一個持續更新的東西,古代生物科技落后,常有表妹、表哥之類的近親結婚,但隨著人類對疾病基因認識的提高,逐漸認識到“近親不能結婚”,從而形成了一條新的倫理規則;基因編輯術會帶來社會的不公平,也是建立在現有的社會體系之下,我們不妨設想下,當人類可設計嬰兒時,依然會千差萬別:設計模板、藝術細胞、父母的價值觀等等,事實上,人類編輯基因的同時,也會編輯出一個新的世界,一套新的道德倫理體系。

    人類已經花費太多精力來認識世界、改變世界,在未來的100年內,筆者更希望我們能更深度地認識自己、改變自己,事實上,只消想一下自己能夠編輯基因、設計嬰兒、戰勝頑疾,我就會覺得興奮,這才是人類的頭等大事兒。(科技新發現 康斯坦丁/文)


    • 發表于 2017-12-03 00:00
    • 閱讀 ( 520 )
    • 分類:其他類型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相關問題

    0 條評論

    請先 登錄 后評論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湯依妹兒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華志健 23 文章

    推薦文章

    聯系我們:uytrv@hotmail.com 問答工具
  •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久久久久精品国产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