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載于2016年7月8日新浪國際天下周刊,作者王笑夢,軍事專欄作家)
2016年7月8日,美國和韓國不顧中俄等國的強烈反對,宣布將在韓國部署THAAD“薩德”導彈防御系統。中國隨即表示了強烈不滿堅決反對。中國外交部網站發文,強烈敦促美韓停止“薩德”反導系統部署進程,“不要采取導致地區形勢復雜化的行動,不要做損害中國戰略安全利益的事情。”
早在上周五,美國就表示將盡快在韓國部署“薩德”導彈防御系統,以應對來自朝鮮的導彈威脅。同時,美方稱,將在未來幾周內與韓國進行地形勘測,就部署陣地進行選擇,確保該系統將于2017年底進入實戰運作。
美韓聲稱,“薩德”反導系統將只用來對抗來自朝鮮的威脅,并不會對周邊國家產生不良影響。然而事實真的這么簡單嗎?
THAAD“薩德”是美國研制的機動式戰區彈道導彈防御系統,由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研制。2008年部署了第一套系統。該導彈由助推器、動能攔截器及整流罩組成,一體化設計,主要是針對高空導彈進行攔截。
美國在韓國部署這一導彈防御系統,將對亞太地區,尤其對中國帶來深遠影響。從地理位置上看,韓國和朝鮮面對面、臉對臉,要打擊駐韓美軍,使用中短程戰役戰術導彈就可以了,攔截這些導彈是“愛國者”IIIPA-3的作戰任務,完全沒有必要用來攔截高軌道飛行物的“薩德”系統。
早在2004年,駐韓美軍就已在韓國光州機場部署了第一支“愛國者”III防空導旅——第35防空炮兵旅。該旅共由1200名美軍組成,主要對攜帶大規模殺傷武器的戰術彈道導彈、先進巡航導彈和飛機實施攔截,具有非常強的導彈防御能力。
而隨著“薩德”導彈入駐,其將成為繼“愛國者”III導彈防御系統之后,在朝鮮半島地區形成的第二個導彈防御體系。“愛國者”導彈防御系統主要是針對低空導彈進行攔截,而“薩德”導彈防御系統主要是針對高空導彈進行攔截,這樣美國就建成了多層導彈“防御罩”,將低空、高空導彈全部防住。
對于薩德反導系統,中國一向持反對態度。因為對于維護韓國國土安全,攔截朝鮮過來的導彈,“愛國者”III導彈防御系統已綽綽有余。而作為高空末端反導系統,“薩德”系統無疑是殺雞用牛刀。薩德系統的X波段雷達監測范圍可達數千千米,從韓國首爾為圓心,畫一個圓,可以涵括朝鮮,更能監視中國華北、東北、華中大部分地區,以及俄羅斯的遠東部分地區。也就是說,中國在自己國土內的導彈發射,都可以被該系統監控到,從而豐富美國對中國導彈的監控數據。
因此,美國在韓國部署“薩德”,并非像其宣稱的那樣是為了防范朝鮮那么簡單,而是明顯的“夾帶私貨”,是“項莊舞劍,意在沛公”。美國以防范朝鮮名義部署“薩德”系統,明眼人都能夠看到,項莊之劍,指向的是中俄。
“薩德”系統在韓國的部署,將在未來國際政治博弈中會給中國帶來諸多麻煩,為美國多了一個與中國討價還價的籌碼。同時,進一步削弱中國戰略導彈的威懾力,在中國導彈的起飛段就對其進行監控,使導彈發射完全暴露在美國雷達視線中,增強了美國在亞太地區構建的導彈防御體系的穩定性。
此外,在南海仲裁案馬上就要落地的時刻,美韓公布“薩德”系統一事,更是增大對中國的軍事壓力,惡化中國周邊安全形勢,使中國陷入兩線作戰的不利態勢。
而對于中國,除了在政治外交上表現更加強硬的態度外,還需要進一步研發突防能力更強的進攻性導彈,完善作戰體系建設,不將“殺手锏”放在彈道導彈這一項上,而是通過體系的對抗,使美國導彈防御系統失去效能。
而在目前更加緊張的南海方向,也必須堅持立場,毫不退縮,不因為“薩德”事件而分心。飯一口一口吃,事情一件一件做。等到“薩德”系統2017年落地還有一定時間,還可以作進一步應對。目前還需要把精力放在南海,以力而破,打亂美國的如意算盤。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