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什么是惡意(Malice)?

    惡意是一個法律術語,它描述了一種意圖,無論是明示的還是暗示的,對另一個人或一個群體造成傷害。在許多法律制度和許多種類的犯罪中,除非能夠證明惡意,否則個人不能被判有罪。例如,故意傷害,如果一個人被判犯有襲擊、毆打或謀...
    惡意是一個法律術語,它描述了一種意圖,無論是明示的還是暗示的,對另一個人或一個群體造成傷害。在許多法律制度和許多種類的犯罪中,除非能夠證明惡意,否則個人不能被判有罪。例如,故意傷害,如果一個人被判犯有襲擊、毆打或謀殺等罪行,必須加以證明。由于不可能讀懂人的思想,所以很難有效地證明一個人有意傷害他人。因此,對這個問題的判斷往往是相對主觀的,而且是基于現有的證據和證人報告流言蜚語通常帶有惡意。表達惡意一詞描述了有意傷害他人的意圖傷害的意圖是明確的、故意的和明示的。隱含的惡意是指沒有明確的傷害意圖聲明,但意圖是明顯的。這是更主觀的,因為沒有明確的意圖傷害任何人;這種意圖必須從事后的證據中推斷出來兩種惡意形式中的一種必須被證明是對某些罪行的定罪。誹謗案件可能基于惡意在許多法律體系中,如英國法律體系,惡意不僅描述了傷害的意圖,而且還描述了對自己行為可能造成的傷害的不計后果的忽視。如果一個人認識到自己的行為會造成傷害,但無論如何都會采取行動,那么從法律上講,他的漠視可以被視為是意圖造成傷害。它也是需要注意的是,一個人認為自己的行為會造成多大的傷害并不重要。如果一個人認為自己的行為只會造成很小的傷害,實際上卻會造成很大的傷害,惡意仍然可以被證明,因為個人的行為理解其行為會造成傷害。暴力犯罪,如襲擊,通常是惡意實施的惡意不僅適用于暴力犯罪。例如在美國,確立故意傷害行為準則的案件實際上涉及誹謗和誹謗。意圖損害個人名譽或個人情緒狀態也屬于惡意范疇。最高法院紐約時報公司訴沙利文案開始確立魯莽和惡意的標準然而,即便是在那時,人們仍然擔心大多數形式的惡意行為的固有主觀性質最高法院審理了一個案件,紐約時報公司訴沙利文,涉及魯莽和惡意的指控。
    • 發表于 2020-08-16 22:06
    • 閱讀 ( 1176 )
    • 分類:法律法規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相關問題

    0 條評論

    請先 登錄 后評論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湯依妹兒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華志健 23 文章

    推薦文章

    聯系我們:uytrv@hotmail.com 問答工具
  •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久久久久精品国产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