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萊塢的黑名單對演員、導演、制片人、編劇、技術人員和其他各種各樣的藝人都產生了負面影響。與種族、年齡、性別或宗教信仰有關的黑名單通常是非法的,尤其是在適用的情況下一般認為不合法的黑名單也包括"舉報人"黑名單。"舉報人"一詞通常用來描述在某一行業工作的人,他后來揭露了該行業的一些不當行為。這些人經常被該行業列入黑名單,再也找不到類似的工作。在商業領域,有時,這類名單是針對性能差或劣質產品而制定的。如果一家公司生產的產品被證明存在缺陷,其他公司可能會將其列入黑名單,并在將來拒絕從中購買。對于許多企業來說,被列入黑名單可能會非常嚴重,有時會導致企業倒閉。抵制也被認為是一種黑名單,會對企業產生毀滅性的影響。歷史學家稱之為"麥卡錫主義時代"的文化壓力導致黑名單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盡管共和黨參議員約瑟夫·麥卡錫被認為是黑名單造成的大部分混亂的罪魁禍首,這份名單最早是由1937年成立的一個名為"眾議院非美國活動委員會"(HUAC)的國會委員會制定的。麥卡錫與該委員會密切合作,并于1950年開始積極將懷疑有非美國同情的人列入黑名單。麥卡錫創建的黑名單包括三K黨(KKK)和其他成員但這份名單的主要焦點是找出和懲罰美國境內的共產主義同情者。麥卡錫的黑名單中包括許多好萊塢社區的成員,并對許多演員、導演和電影制片人的職業生涯造成了破壞,許多美國人擔心蘇聯企圖通過滲透和顛覆的方式接管美國。在麥卡錫時代,整個焚書的概念變得流行起來,因為圖書館里任何被認為有共產主義或社會主義同情的書籍都被大量燒毀。此外,許多人為了確定某些電影是否應該被列入黑名單,舉行了聽證會。在一次聽證會上,著名小說家艾恩·蘭德為1944年的電影《俄羅斯之歌》作證,這部影片最終被列入黑名單并在美國境內被禁播。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