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準是一個過程,通過這個過程,一個協議被確認,使其具有約束力。幾種類型的協議必須經過批準程序才能生效。典型的例子是條約,但是像美國這樣的聯合會也會將批準用于修憲,合同法中也有批準的規定,在合同法中,當某件事由代理人...
批準是一個過程,通過這個過程,一個協議被確認,使其具有約束力。幾種類型的協議必須經過批準程序才能生效。典型的例子是條約,但是像美國這樣的聯合會也會將批準用于修憲,合同法中也有批準的規定,在合同法中,當某件事由代理人進行時,可能需要得到批準才能生效,條約的談判往往涉及代表其母國的代理人,這些代理人共同起草一份他們認為所有有關國家都會接受的文件,然后他們帶著條約回到自己的祖國。條約必須得到批準,才能使國家受其約束。這是為了確保各國有機會批準或拒絕其代理人的行為,而且,各國不會陷入他們不愿意簽署的條約中。條約的批準通常是通過一項政府行為來完成的,在政府行為中,立法機關對是否批準條約進行表決。如果投票通過,條約是經簽署和批準的。條約通常都有一個觸發條款,以便在由一定比例的締約方簽署后生效。這就是為什么有些條約被稱為已批準并生效,盡管它們還沒有被所有締約方簽署。對于允許這些條約的國家的修正案,通常立法機關必須以多數票通過。此外,還可能有其他法律,例如個別州或省也必須批準的要求,或者立法機關的連續多數票必須通過,在某些地區,公民提出的倡議也有可能被用來修改憲法在合同法中,有些合同在生效前必須得到批準。通常在代表其他人談判合同時需要批準。舉個簡單的例子,當工會與雇主談判時,他們會把合同交給工會成員,他們必須投票表決。如果工會成員拒絕了合同,它還沒有得到批準,歐盟必須回到談判桌上來,試圖制定一份將被接受的合同
-
發表于 2020-09-29 14:55
- 閱讀 ( 1006 )
- 分類:法律法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