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經濟衰退中短暫復蘇,緊接著又是一次經濟衰退,這就是二次衰退當政府采取過度激進的措施來穩定經濟并鼓勵經濟復蘇時,有時會導致二次衰退。在20世紀80年代初的美國經濟衰退中,美聯儲主席保羅·沃爾克(Paul Volker)擔心經濟會受到通貨膨脹的影響,于是大幅提高利率一個短期的改善,加息很快導致經濟再次下滑,導致二次衰退,第二次下降又導致利率回落,導致通貨緊縮,或者價格下降。
經濟衰退可能導致新住宅建筑的停止建設二次探底的另一個標志是所謂的無就業復蘇。這是指包括國內生產總值(gdp)或gdp在內的大多數指標都指向經濟增長,但失業率仍然居高不下。就業增長是經濟增長的一個落后指標,也就是說,它發生在其他經濟指標出現改善之后,因此,當其他指標顯示經濟復蘇,但預期的就業增長沒有隨之出現時,經濟可能再次陷入衰退,產生二次衰退二次衰退往往是最糟糕的一次衰退,因為當經濟出現反彈時,消費者信心會受到削弱,但隨后又會再次下滑。消費者擔心衰退將持續下去,并可能惡化為蕭條這使得經濟更難走出雙底衰退。
根據一個國家的國內生產總值(gdp),衰退被定義為連續兩個或兩個以上季度的負增長。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