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期更改網上銀行密碼有助于防止網上銀行欺詐,對身份盜竊、身份欺詐和身份盜竊詐騙等犯罪行為的處罰分為兩大類:聯邦懲罰和州懲罰。對各種違反這些法律的行為,聯邦懲罰是統一的,但各州的懲罰措施各不相同。2004年的《美國身份盜竊保護法》對那些被判犯有身份盜竊或欺詐罪的人規定了更嚴厲的制裁。根據這項法律,互聯網盜竊罪的最高刑罰從聯邦監獄的三年增加到五年,有些犯罪行為從輕罪改為重罪。
根據嚴重程度,網絡盜竊可能會被作為輕罪或重罪起訴。該法增加了對網絡釣魚詐騙和嚴重身份盜竊的強化措施。如果犯罪分子使用竊取的個人數據進行其他犯罪,例如移民欺詐,可以延長刑期,因為這種犯罪被認為是嚴重的身份盜竊。此外,任何由身份盜竊引起的恐怖行為都可能被判處25年監禁,或者更多。美國各州的法律和互聯網盜竊罪的處罰范圍從輕罪到重罪不等。對嚴重違法行為的處罰各不相同,但可能包括10萬美元或以上的罰款和10年以上的監禁在所有州,身份盜竊的一個基本前提是,受害者所遭受的任何損失都必須得到賠償。犯罪者可以在州或聯邦法院接受審判,這取決于犯罪情況。根據澳大利亞反垃圾郵件法,澳大利亞也對網絡盜竊行為實施處罰。違反者可以被監禁、罰款或兩者兼而有之。截至2010年,加拿大正在審查為其公民提供身份盜竊保護的擬議立法,而在歐洲和中國沒有此類法律,日本或其他工業化國家。缺乏國際互聯網盜竊懲罰措施阻礙了調查人員尋找有關在外國犯下的互聯網犯罪的信息。在沒有互聯網盜竊處罰的國家,網絡犯罪分子通常會找到逃避起訴的避風港。更多的身份盜竊案件發生在U、 在美國,個人信息比其他任何地方都容易通過公共和私人數據庫獲取。世界各地已經發現了一些有組織的身份盜竊團伙,這些團伙以受害者,尤其是老年人為目標。隨著機密信息在社交網站上越來越普遍,通過網上銀行和網上購物,這些犯罪的數量被認為可能會上升。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