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寫但未讀"這一短語表示字母或其他文件中出現該短語的文本,是口授給另一個人而不是校對的。這通常表示一份文件是秘書或速記員在接受發信人口述時打出來的。一旦打印好的信件或文本完成,那么聽寫這封信的人就不去校對...
"聽寫但未讀"這一短語表示字母或其他文件中出現該短語的文本,是口授給另一個人而不是校對的。這通常表示一份文件是秘書或速記員在接受發信人口述時打出來的。一旦打印好的信件或文本完成,那么聽寫這封信的人就不去校對,而是直接把信發出去。使用這個短語可以被視為粗魯或不得體,因為這意味著聽寫信件的人在發送信件之前沒有足夠的注意力去閱讀它。

當一個文本被口述給另一個人而沒有經過校對時,可以使用短語"聽寫但不讀"。有時縮寫為"DBNR",這個短語的使用源于商務人士和由秘書為他們打字的經理。經理大聲口述信件的內容,秘書或速記員為經理打字或書寫信件。完成后,經理可以校對信件內容,通常是在簽字之前,當使用"聽寫但未讀"這一短語時,意味著聽寫了信的人沒有校對它。

如果一封信是聽寫的但沒有讀過,那么字母中的任何錯誤都是打字員而不是發信人的結果。這個短語很可能是指在信件或文件中發現的任何錯誤或錯誤的借口。如果一封信是聽寫的但沒有讀過,那么信中的任何錯誤都是打字員造成的,并不意味著反映出信件的發件人這也有可能被用作一種擺脫文件在某些方面不正確所引起的法律問題的一種方法。沒有在文件上簽字并加蓋此短語印章的人總是可以辯稱文件中的某些材料沒有得到他或她的批準。雖然"口授但不閱讀"是固有的無傷大雅的,它通常有一個相當負面的含義。人們通常看到這封信,覺得它表明發信人不想在發送之前花時間閱讀它,暗示接收者對發送者不重要。這個短語可能暗示某人是如此重要以至于他或她在發送文件之前沒有時間閱讀文檔,但通常聽起來有點自大或沒有人情味。對這個短語的一個值得注意的回應是,被它冒犯的人,是把信寄回給寄件人,并加上"已收到但未讀"的字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