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精選了一下網友答案:
···································^^····································
當然可以的,全國的外地公司都可以做的。但是,如果公司做審計報告的用途是工商年檢的而且公司規模小,則建議找當地的會計師事務所進行審計。
這主要由以下幾方面的原因考慮:
第一,由于小企業出具審計報告的費用都比較低,如果外地公司找北京會計師事務所出具,那么費用上就會增加,比如要負責差旅費什么的。如果只是通過快遞的方式傳送資料,但這中間也需要一定的時間,這花的是時間成本。
第二,異地的工商年檢信息相關部分規定可能存在著差別,從北京事務所出具的報告到了外地不能保證順利通過年檢。如果一旦沒能通過,那之前的工作全白忙了。這時候,可能重新找本地的會計事務所出具報告了。
當然,如果是大型企業就沒有必要考慮本地或外地的會計事務所的問題。大型企業選擇資質很齊全、實力較強的會計師事務所,一般是沒有問題的。
綜上,北京會計師事務所能出具外地公司的審計報告,除了用于工商年檢的。
·······································································
我們精選了一下網友答案:
需要審計。 審計報告需要幾份,具體問客戶。 一般,年檢工商局要一份,外管局要一份,客戶股東各一份,客戶自留一份,事務所自留一份。 會計師事務所做年度審計。 稅務師事務所一般只在會計師事務所年報審計的基礎上,做涉稅審計,如企業匯算清繳應納所得稅額等。 審計費用由你方與客戶協商,無固定標準。
···································^^····································
在被審單位的需求量上再多加兩份。被審單位股東人數不同 會需要數量不同。當然股東太多也不可能每個股東一份。還有銀行、工商、稅務都需要。所以審計報告裝訂幾份沒有規定,關鍵看被審單位想要幾份。
···································^^····································
由于你說的是外資企業,年審時必須提交財務報表審計報告,因此必須進行審計。 至于為什么必須進行審計,可閱讀下列內容: 企業年度檢驗時是否需要提交審計報告,取決于企業的性質。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一百六十四條第一款:“公司應當在每一會計年度終了時編制財務會計報告,并依法經會計師事務所審計。” 此處請注意“依法”二字,這是指并不是所有的公司的年報都要經過注冊會計師審計,只有法律規定必須審計的才需要審計。 另根據有關“法律”的規定,一人有限責任公司、上市股份有限公司和從事金融、證券、期貨的公司的年度財務報告必須經過注冊會計師審計。注意這些公司的審計是“法律”要求的(區別于法規和部門規章)。 但是,根據國家工商總局2006年發布的《企業年度檢驗辦法》,其第七條規定:“企業申報年檢應當提交下列材料:......企業法人應當提交年度資產負債表和損益表,公司和外商投資企業還應當提交由會計師事務所出具的審計報告”,這實際上是在部門規章的層面將需要進行年度報表審計的企業范圍擴大到了所有公司和所有外商投資企業,而在實際執行過程中加重了企業的負擔,并且不利于保證會計師事務所的執業質量。 另外,國家工商總局又在2007年的工商企字〔2007〕33號文件(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關于加強和改進企業年度檢驗工作的通知”)中對年檢時需要審計的企業范圍進行了新的規范,其中規定: “為了減輕企業負擔和增強監管的針對性,除法律法規規定應當進行年度審計的一人有限責任公司、上市股份有限公司和從事金融、證券、期貨的公司應提交審計報告外,外商投資企業和從事保險、創業投資、驗資、評估、擔保、房地產經紀、出入境中介、外派勞務中介、企業登記代理的公司,注冊資本實行分期繳付未全額繳齊的公司,以及三年內有虛報注冊資本、虛假出資、抽逃出資違法行為的公司,也應當提交審計報告,其他企業可以不要求提交。” 這項規定其實是對《企業年度檢驗辦法》的修正,該通知在法律層面與《企業年度檢驗辦法》具有同樣效力,另外由于該通知在后,故應以該通知為準。 綜上,并不是所有的企業都要進行財務報告的審計;在企業工商年檢層面,并不是所有的企業都要提交審計報告。
···································^^····································
1.都不用你做稅審了,你還做審計就沒有意義了 2.只要有注冊會計師或者注冊稅務師認可的審計報告就可以. 3.一般價格在1000-2000之間
·······································································
我們精選了一下網友答案:
···································^^····································
一、出具上市公司2019年度審計報告情況
2020年4月,滬、深兩市共有2,988家上市公司公告年報。其中,滬市主板1,165家、科創板64家,深市主板330家、中小板759家、創業板670家。從審計報告意見類型看,2,804家上市公司被出具了無保留意見審計報告,43家上市公司被出具了帶強調事項段的無保留意見審計報告,45家上市公司被出具了帶持續經營事項段的無保留意見審計報告,80家上市公司被出具了保留意見審計報告,16家上市公司被出具了無法表示意見審計報告。在2,988家上市公司中,有544家變更了會計師事務所。
在此2,988家上市公司中,北京地區會計師事務所為1,474家上市公司出具了年度審計報告(詳見附表1),占該月滬深兩市已公告數量的49.33%。其中,滬市主板545家、科創板22家,深市主板197家、中小板381家、創業板329家。從審計報告意見類型看,1,365家上市公司被出具了無保留意見審計報告,22家上市公司被出具了帶強調事項段的無保留意見審計報告,30家上市公司被出具了帶持續經營事項段的無保留意見審計報告,48家上市公司被出具了保留意見審計報告,9家上市公司被出具了無法表示意見審計報告。在544家變更會計師事務所的上市公司中,有366家涉及北京地區會計師事務所(詳見附表2)。
截至2020年4月30日,滬、深兩市共有3,654家上市公司公告年報。其中,滬市主板1,459家、科創板76家,深市主板440家、中小板903家、創業板776家。從審計報告意見類型看,3,460家上市公司被出具了無保留意見審計報告,44家上市公司被出具了帶強調事項段的無保留意見審計報告,48家上市公司被出具了帶持續經營事項段的無保留意見審計報告,84家上市公司被出具了保留意見審計報告,18家上市公司被出具了無法表示意見審計報告。在3654家上市公司中,有643家上市公司變更了會計師事務所。
在此3,654家上市公司中,北京地區會計師事務所為1,824家上市公司出具了年度審計報告,占滬深兩市已公告數量的49.92%。其中,滬市主板693家、科創板31家,深市主板262家、中小板455家、創業板383家。從審計報告意見類型看,1,710家上市公司被出具了無保留意見審計報告,22家上市公司被出具了帶強調事項段的無保留意見審計報告,32家上市公司被出具了帶持續經營事項段的無保留意見審計報告,50家上市公司被出具了保留意見審計報告,10家上市公司被出具了無法表示意見審計報告。在643家變更審計機構的上市公司中,有451家涉及北京地區會計師事務所。
二、出具IPO企業審計報告情況
2020年4月,滬、深兩市共有24家IPO企業發行上市。其中,滬市主板7家、科創板6家、深市中小板7家、創業板4家。
在此24家IPO企業中,北京地區會計師事務所為12家企業出具了審計報告(詳見附表3),占該月上市總數的50%。其中,滬市主板4家,科創板1家,深市中小板4家、創業板3家。
截至2020年4月30日,滬、深兩市共有75家IPO企業發行上市。其中,滬市主板17家、科創板30家,深市中小板12家、創業板16家。
在此75家IPO企業中,北京地區會計師事務所為33家企業出具了審計報告,占上市總數的44%。其中,滬市主板6家、科創板13家,深市中小板5家、創業板9家。
目前,有7家已獲批IPO企業宣布暫緩發行上市(詳見附表4)。其中,滬市主板2家,深市中小板2家、創業板3家。
附件:
1北京地區會計師事務所出具上市公司2019年年度審計報告明細表(2020.4.1-2020.4.30)
www.bicpa.org.cn/upload/file/20200521-0950501.docx
2.北京地區涉及變更會計師事務所明細表(2020.4.1-2020.4.30)
www.bicpa.org.cn/upload/file/20200521-0950591.docx
3.北京地區會計師事務所出具IPO企業審計報告明細表(2020.4.1-2020.4.30)
www.bicpa.org.cn/upload/file/20200521-0951061.docx
4.暫緩發行股票IPO企業明細表(2020.4.1-2020.4.30)
www.bicpa.org.cn/upload/file/20200521-0951131.docx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