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孩子和洗澡水一起扔出去”這句話似乎起源于德國,它的意思是不應該因為疏忽或匆忙而把好的和壞的一起丟棄,需要補充的是,這個詞一直被用來比喻人們不應該匆忙做出決定,而不是父母會把他們的孩子扔出去;這并不意味著有人...
“把孩子和洗澡水一起扔出去”這句話似乎起源于德國,它的意思是不應該因為疏忽或匆忙而把好的和壞的一起丟棄,需要補充的是,這個詞一直被用來比喻人們不應該匆忙做出決定,而不是父母會把他們的孩子扔出去;這并不意味著有人會在嬰兒洗澡后丟棄嬰兒。當德國人第一次開始說不應該把嬰兒和洗澡水一起扔出去的時候,沒有人很確定,但是到了17世紀,這個詞已經很普遍了,天文學家約翰內斯·開普勒(Johannes Kepler)引用了這個詞,這表明他假設他的讀者知道什么他說的是。這個俚語從德國傳到了法國,然后傳到了英國。到了1853年,托馬斯·卡萊爾(Thomas Carlyle)提到了避免把孩子和洗澡水一起扔出去的必要性,他還提到了這句諺語起源于德國的事實。人們可能會合理地想知道,人們怎么會想到有人這個詞的解釋是,中世紀以后歐洲人很少洗澡,原因有很多;例如,很多人認為洗澡不健康,除非在極少數的情況下。當人們確實洗澡時,他們在一個大浴缸里裝滿了爐子上加熱的水,全家輪流使用,大的先用。等到小孩子們到了浴缸,水會變得溫熱,而且相當臟,這要歸功于以前的洗澡者我們可以很容易地想象一個嬰兒滑入水中,被泥濘的陰暗籠罩,盡管必須有人在場為嬰兒洗澡,但嬰兒不太可能完全滑到水面以下,也不可能有人在清空浴缸時將嬰兒甩出水面,因為大多數人都會記錄下寶寶的位置,所以在這個時代,不先把寶寶拉出來就把浴缸里的混濁物扔到地上的形象,對生活在這個時代的歐洲人來說是很有吸引力的,即使這件事從未發生過。這個俚語指的是草率的決定有時會導致災難性的后果。有時,在決定該怎么做之前,有必要先休息一下,找出情況的好壞;換句話說,把嬰兒從浴缸里抱出來,這樣你就不會把他扔了她走了
-
發表于 2020-09-04 02:59
- 閱讀 ( 1474 )
- 分類:社會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