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艙是飛機上的外殼,用于容納貨物、乘客或發動機等設備。飛機上的機艙通常是流線型的,細長管狀。它垂直于機翼,平行于機艙。 洛克希德P-38是一架雙引擎重型戰斗機,在二戰期間美國使用。機艙首次出現在飛機上,在20世紀20年...
機艙是飛機上的外殼,用于容納貨物、乘客或發動機等設備。飛機上的機艙通常是流線型的,細長管狀。它垂直于機翼,平行于機艙。

洛克希德P-38是一架雙引擎重型戰斗機,在二戰期間美國使用。機艙首次出現在飛機上,在20世紀20年代末和30年代初,設計師和制造商尋求削減方法拖上飛機。單翼設計的出現,更堅固的輕質材料,以及在這一過程中廣泛使用風洞試驗。在二戰期間,機艙的使用繼續和加速,戰斗機設計也在加速。例如,美國P-38戰斗機包括三個機艙——一個艙是駕駛艙還有兩個裝有飛機引擎的飛機。

機艙被用于一些戰斗機轟炸機,例如美國B-25。幾架二戰轟炸機,包括盟軍飛機和軸心飛機,在中央機艙的兩側都有雙機艙發動機,其中容納機組人員。一些戰斗機轟炸機艇也使用小型的槍機艙。這些可拆卸部件被添加到美國B-25等飛機上,使其成為一種更強大的反艦,反坦克或殺傷人員武器。這一時期的機艙由各種材料制成,通常是金屬。英國德哈維蘭蚊子,另一架飛機,中央控制艙兩側有發動機機艙,完全是用木材制成的;結果是一架速度特別快的飛機,即使在沒有或沒有飛機制造經驗的工廠也能輕松快速地建造世界上第一架噴氣式飛機,德國的Me-262,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時,也包括了懸掛在飛機后掠翼下方的兩個發動機短艙,在朝鮮戰爭和越南戰爭期間,美國和其他國家繼續使用短艙來安置發動機。在20世紀60年代和70年代,以機翼和駕駛艙后面的動力裝置為特色的單引擎噴氣式飛機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隨著飛機制造商多年來不斷改進設計,他們經常發現一個或兩個短艙的新用途。1986年打破世界單次飛行距離紀錄的"航行者"飛機也采用了類似于P-38形狀的三個短艙設計,配備了17個燃料箱,這些燃料箱在螺旋槳飛機的機身上保持平衡。機艙也是未來尚未建造的船舶的證據。在企業號的設計元素中,20世紀60年代電視臺的星際飛船"星際迷航"系列,兩個短艙從它的主體突出。其他未來派飛機和宇宙飛船的設計也包括一兩個短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