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許多說英語的美國人來說,"褲子里的螞蟻"這個詞非常熟悉,它的意思從來沒有被明確質疑過。事實上,這個短語是一個習語,或者是一個表達方式,當考察它的各個部分時,它沒有多大意義,因此它可能會使非英語母語的人感到困惑,甚至...
對于許多說英語的美國人來說,"褲子里的螞蟻"這個詞非常熟悉,它的意思從來沒有被明確質疑過。事實上,這個短語是一個習語,或者是一個表達方式,當考察它的各個部分時,它沒有多大意義,因此它可能會使非英語母語的人感到困惑,甚至是非美籍英語使用者。基本上,它用來形容一個煩躁不安的人,通常是因為他被一些緊迫的想法分散注意力。這個成語的確切來源還不清楚,有時坐著不動會有困難,這可以被形容為"螞蟻在褲子里"。螞蟻在褲子里是一個成語,因此,一個不熟悉某個成語的人孤立地表達它時,很難甚至不可能理解它的意思,沒有任何上下文信息。英語習語的其他例子包括"隨機應變"、"漏嘴"或"高高在上"。

習語是一種詞組轉換,通常在字面翻譯時沒有意義。這個短語用來形容煩躁不安的人,通常是因為他心煩意亂或焦慮不安。例如,一個幼兒園的學生在放學后期待一個生日聚會時,他可能很難在課堂上一動不動地坐著。這個學生可能會說他褲子里有螞蟻,盡管很明顯,這個學生的衣服上并沒有這些昆蟲。相反,他煩躁不安的動作在視覺上與一個衣服上滿是蟲子的人可能表現的動作相似,"褲子里的螞蟻"這個詞最早是什么時候出現的,也不知道是誰首創的然而,研究表明,這一短語自20世紀中葉以來就被廣泛使用,而且可能更早被引入。此外,它在很大程度上被認為是一種美國主義,因此,來自愛爾蘭、英國、南非或澳大利亞等國的講英語的人可能并不熟悉這個短語。